工会视角下的新时代农民工工作

 

笑脸 / 潘正光 摄

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绩背后,站着的是数量众多的踏实敬业的农民工群体。据统计,2018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增长0.6%。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由高速迈入中低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工会组织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服务好农民工群体,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农民工群体的现状

(一)总体状况

1.收入稳定增长

2018年农民工月均收入3721元,比上年增加236元,增长6.8%,增速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新生代农民工崛起

目前,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1.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老一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8.5%。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占50.4%;“90后”占43.2%;“00后”占6.4%

3.学历持续提高

2018年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5.5%,初中文化程度占55.8%,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专及以上占10.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二)居住状况

1.人均居住面积继续提高

2018年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0.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4平方米;户人均居住面积在5平方米及以下的农民工户占4.4%,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2.享受保障性住房比例提高

在进城农民工户中,2018年购买住房的占19%,与上年持平。2.9%享受保障性住房,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1.3%租赁公租房,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1.6%自购保障性住房,与上年持平。

3.居住设施不断改善

2018年在进城农民工户住房中,有洗澡设施的占82.1%,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使用净化处理自来水的占87.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独用厕所的占71.9%,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三)随迁儿童教育情况

1.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提高

2018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含学前班)83.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26%在公办幼儿园,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35.2%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2.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儿童在政府支持的民办学校就读比例提高

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儿童在校率98.9%,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农民工群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权益受损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农民工群体从事的工作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劳动待遇较低的工作。这类工作往往伴随着企业主劳动保护意识不够强,平等协商意识不够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不自觉等现象。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雇外出的农民工日工作时间平均为8.5个小时,周工作时间超过44个小时的占78.4%。因此,农名工群体中患上职业病、遭受工伤事故的非常多。一些小企业故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屡禁不止。而农民工群体法律意识这几年虽有提高,但普遍还是偏低,大部分农民工觉得仲裁、诉讼很麻烦,耗时长、又专业、自己宁愿少拿点工资算了。

(二)进城农民工城镇归属感有待提高

曾经社会上流传一句话:“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城市产业发展的拉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推动使得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在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同时,却无法提供足够的住房、基础设施,让许多农民工群体总感觉,城市不是他们的根,无法真正融入。据调查,2018年城里在进城农民工中,38%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镇的“本地人”,与上年持平。其中,已定居农民工中该比例为79.2%,对所居住城镇高度认同。城市规模越大,农民工的归属感越低。工会组织如何服务好农民工群体,让大家在城市里有归属感,幸福感是每一位工会人需要深思的。

(三)新生代农民工新的利益诉求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进城务工、户籍地仍在农村的农村人口。据2018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1.5%,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老一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48.5%。在新生代农民工中,“80后”占50.4%;“90后”占43.2%;“00后”占6.4%。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环境和第一代农民工不同,有的就是在城市里长大的,和城市人一样接受了城市教育,有着和市民一样的爱好与追求,所以新生代农民工有着鲜明的不同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点,他们不再满足于在城市生存下来,而是盼望在城市扎根生活,他们的利益诉求由原来的“底线型”利益转变为“增长型”利益。因此,如何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增长型”利益诉求至关重要。

(四)就业压力有所增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大批产能过剩企业员工面临着重新再就业问题,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城市就业压力增大,传导至农民工就业压力增大。部分城市从保护本地人的角度出台限制和禁止农村人口在某些岗位就业的政策,造成就业歧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信息传递功能不健全、劳动力供需信息不及时,缺乏对就业市场发展趋势的分析与预测,这些都制约了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与机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口号的提出,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大批工厂流水线上不再看到农民工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机械臂,人工智能机器人。而与此同时,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全面提高产业工人素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对专业性,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进一步加剧。

(五)高技能农民工队伍数量不足

2018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2%,小学文化程度占15.5%,初中文化程度占55.8%,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专及以上占10.9%。可见,农民工队伍大部分文化程度是初中文化程度。尽管当前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较第一代农民工学历有所提升,但从总体来看,仍处于文化程度较低阶段。较低的文化程度会制约农民工群体的择业选择性,就业稳定性。而大部分农民工群体在就业之后的职业生涯中没有参加过任何职业技能再培训。部分农民工群体参加过培训,但往往培训时间过短,内容不够深入,或者费用太高,机会太少等原因导致培训效果并不好。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极度紧缺,而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无法弥补我国人才缺口,导致供需不匹配,不平衡。

新时代工会农民工工作着力点

(一)更大程度把农民工群体团结到工会组织中来

2018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加入工会组织的进城农民工占已就业进城农民工的比重为9.8%。在已加入工会的农民工中,经常参加工会活动的占26.0%,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偶尔参加的占56.3%,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

从数据上看,农民工群体入会率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入会人员总数还有待提高。工会组织应深入开展多项农民工集中入会专项行动,让农民工群体认识工会组织,了解工会组织的服务内容,自愿加入工会组织。例如全国总工会提出的“八大员”专项入会行动,以货车司机入会作为重点,大力推动快递员、家政服务员等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八大员”入会。

工会组织应利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搭建自己的入会系统平台,推行网上申请入会、一键办理入会等方式,方便农民工群体,不断扩大工会组织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的有效覆盖。另外由于农民工群体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工会组织要完善会员会籍流动接转服务制度。

(二)筑牢农民工维权体系

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能,维护弱势群体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维权工作的重中之重。

1.做好普法宣传工作

工会可以组织高校法学教师、法律专业学生深入基层,深入工业园区等农民工群体集中的地区开展送教上门专项普法行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复杂的法律知识。还可以针对农民工群体利益容易遭受侵害的问题编制成法律宣传手册、动漫视频等形式,通过多种媒介进行免费发放、宣传。

2.做好劳动监督工作

农民工群体面对资强劳弱的局面,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对企业遵守法律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大部分地方工会都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成立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通过“两书”制度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

各基层工会也要把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制度落到实处,突出监督不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情况,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不支付加班费情况,工伤、劳动保护不到位等情况。

3.做好维权服务工作

工会组织应构建劳动纠纷和解、调解、仲裁、诉讼一条龙服务体系,和律师协会、司法局合作或者通过社会购买服务方式购买专业的律师服务,搭建自己的法律援助平台,组建自己的法律援助团队,向农民工群体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服务。深入农民工群体集中区域公布法律援助机构的办公地址,法律援助人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可以利用工会微信公众号、工会APP等现代便捷的方式搭载维权系统,方便农民工群体关注一个公众号,下载一个APP可以实现多种服务。

(三)持之以恒推进农民工困难帮扶工作

工会组织应俯下身子,找到农民工群体的痛点,着力研究,针对关键,量身打造符合农民工群体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利益诉求的核心,开展困难帮扶工作。

(四)打造农民工技能、素质提升工程

充分利用职工之家、职工书屋、工人文化宫等工会阵地让农民工在工作中、工作之余不断的提升自己、充实自己。还可以利用职工学校开展技能提升培训,选派优秀的教师为农民工群体开展公益性的技能提升培训。在经济技术工作中融入农民工工作,多开展多组织劳动技能竞赛,技能大比武,提供农民工展示自己技能的大舞台。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群体中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通过与高校合作,赞助的方式不断的提升农民工群体的学历水平。

参考文献:略

 作者单位:江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本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