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激发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内生机制工作探析

据第八次中国职工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农民工群体人数已经占到职工总数(3.91亿人)的一半以上,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2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已达1.69亿,“80后”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41.7%,“90后”占比26.5%,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流(占比68.2%)。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状况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定义与特点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在城镇从事非农产业的青年农民工群体,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8.2%

与第一代农民工进行比较可知,新生代农民工大多生活于物质不再贫瘠的改革开放时期,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父母外出打工浪潮、市场经济加速推进的经济冲击,思想层面表现出淳朴单纯与急功近利的矛盾状态。情感层面,他们从小体验过长期的孤独无助的留守儿童时光,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有效的指引,年迈的爷爷奶奶也不能满足他们自身情感的需要,所以表现出更多的孤独、内向与孤僻症状。在技能层面,他们由于从小缺少父母的关注,学习成绩不好、辍学率较高,很多仅仅具有初中水平,初中毕业就到社会打拼,这种低学历、浅技能的人力状态使得大多从事产业流水线的底端或者社会系统的末端,游离于社会体制之外,职业尊严和身份得不到保障。行为层面,他们对未来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工作不够积极主动,没有追求精益求精的匠心,只图安稳过得去、差不多,这使其在经济下行时容易被裁员。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状况

大多集中于产业链条底端

从行业上看,制造业农民工最集中,比例达到30.5%,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5个行业,农民工合计占比将近八成。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处在第二产业(52.9%)、第三产业(46.7%),属于产业链的底端。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被替代的风险逐渐加大。

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亟需改善

聚集在工厂的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环境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和职业病危害因素,通风环境、噪音污染甚至一些危化品物质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一些新生代农民工业余生活较为单一,往往通过打游戏、看电视度过。

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不健全

由于工作流动性大、没有长期安居城市的打算以及对我国政策的不了解,有些农民工并不知晓自己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甚至自己主动放弃关于公司为其购买五险的要求,往往认同单位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折合成一定比例的现金支付。当自身受到重大疾病、工伤或职业病威胁时经常无法获得应有的社会支持,因病致贫情况时有发生。

(三)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的挑战

自身素质与技能明显不足。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技能受限使得在融入城市生活时表现为竞争力不够,因此从事的行业多为门槛较低的小餐饮、零售等竞争激烈的领域,没有一技之能的恐慌与随时处于被裁员的危险境遇使得他们的安全感十分贫乏。

社会支持系统单一且同质化严重。初步融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多是因为同村人相带或是亲属相帮,接触的群体也多是地缘或血缘关系的邻居亲戚,使得他们的思想相近,大多较为保守守旧,遇到问题时寻求社会支持时比较困难,从而使得他们的获得感系数不高。

畏难情绪使得融入城市表现消极。迫于生存成本和社会压力的制约,很多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的职业发展路径思考模糊、认知迷茫,不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在城市求得一席之地,使得他们的幸福感大大降低。

二、工会做好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工作探析

挖掘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提升安全感

一是加大职业教育。工会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作用,就新生代农民工非常关心的职业教育提供帮助,使其获得就业上岗的筹码。

二是加大技能培训。工会院校要发挥农民工培训示范点的示范效应,利用社会力量或者购买第三方服务提供新生代农民工急需的技能培训项目。

三是搭建农民工技术比武舞台。工会通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大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等,使新生代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提升与人生出彩的机会,通过技术能手、蓝领工人的选拔等提升其在城市安身立命的安全感。

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提升获得感

社会资本是社会个体通过社会交往形成的稳定的关系互惠和社会信任。无论是先天的基于地缘和血缘形成的社会资本还是后来的处于业缘所形成的社会资本,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讲都属于弱连接关系,为此,工会组织应最大限度把农民工纳入工会组织,接长手臂、搭建平台,使得农民工拥有更多的归属感和获得感。

一是做好农民工入会工作。通过八大群体工会组建工作,使得广大的农民工群体找得到组织、看得到工会、想得到组织,通过工会组织搭建平台与积极宣传,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大众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方式与生存现状,大大改善了新生代农民工孤军奋战的境遇,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社会弱连接,丰富了同质化、低层次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是积极维护合法权益。当新生代农民工权益遭到不公平对待时,应有工会组织或其委托的律师维护合法权益。

三是关爱子女教育问题。通过关注、关心、关爱新生代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其决定融入城市的关键因素,工会要积极联络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搭建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优质资源教育的桥梁,从而使其获得感与归属感大大增强。

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资本,提升幸福感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不断发掘新生代农民工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工会组织有效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获得幸福感、创新工会服务方式的有益尝试。

一是开展农民工心理讲座。有助于激发新生代农民工潜藏的积极心理能量,使其获得积极的自我效能感、乐观的心态、抗挫折的人生韧劲、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理品质,从而应对融入城市中的职业倦怠和心理枯竭。

二是树立农民工典型引领。寻找积极典型,发挥模范作用,宣传与表彰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先进事例,用身边人激励新生代农民工群体。

三是引导积极归因。积极归因是一个人提升心理能量收获积极向上心理品质的重要动力。因为父母在其幼年时期常年不在身边,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营养”明显不足,在遇到生活中较大的负性事件或者融入城市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畏惧情绪,工会应多组织心理援助的活动帮助其积极归因,以提升其幸福感。

参考文献:略

作者单位:安徽省总工会干部学校

(有删节,原标题为“新时代下工会如何激发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内生机制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