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打造困难职工帮扶品牌的思考

近几年来,各级工会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总目标,把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作为工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使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整体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与广大职工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那么,下一步应该怎样进一步打造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品牌,发挥帮扶中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切实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上、工作上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打造成为工会面向职工、服务职工的有效载体、有效窗口.现提出如下思考。

一、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对帮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有的工会干部认为:帮扶工作只是工会保障部门的事.就是给困难职工资助一点钱、一点物的事儿。我认为,这种认识虽然没有什么大错,但仅仅限于此是不够全面的。

应该充分认识到,当前改革发展正处在非常关键时期,社会利益矛盾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职工群众的医疗保障问题,职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问题,《劳动合同法》的落实问题等,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更加复杂,范围更加广泛。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应与时俱进,随着形势的发展而调整.随着任务的变化而创新。

应该充分认识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背后的深刻政治内涵,这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一部分,体现了党的执政为民的宗旨;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职工群众的稳定关系到企业的稳定进而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

应该充分认识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不单是工会保障部门和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事,而是各级工会的大事,是工会全体干部的大事,各级工会领导要亲自抓,全体工会干部都要积极参与,工会机关的每个部门都要履行帮扶职能,从而团结协作,形成全会抓帮扶的大格局。

二、进一步明确帮扶工作的重点

对帮扶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各地实际情况不同,不能一刀切,每一个帮扶中心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所侧重.不要平铺直竖。另一方面,工会的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无论是从帮扶中心的人力、物力和其它资源上,还是从工会组织本身的职能上,都不可能四面出击,包打天下,即使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也是如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突出帮扶工作重点,取得最好的成效。我认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目前应注意以下问题:

在帮扶对象上,既要重视本市户籍困难职工的帮扶,更要重视困难农民工的帮扶。尤其在广东这个农民工大省.据有关方面的统计.在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外来农民工队伍比本地户籍员工的队伍的总数还要大几倍.如深圳、东莞,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帮助农民工解决在工作生活当中的困难是我们各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他们需要各级工会送去关心和温暖,帮扶困难农民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在帮扶项目上,就本地户籍困难职工而言,我以为主要是医疗、子女教育和住房,对农民工而言,帮扶的重点是欠薪帮扶、工伤帮扶、劳动保护帮扶和《劳动合同法》的落实等.如欠薪帮扶和工伤帮扶,我们一定要紧紧抓注不放,因为从各级工会信访接待反馈的信息来看。欠薪来访到很大的一部分,工资权益也是农民工最基本的经济权益,维护农民工的工资权益,应是我们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此外工伤帮扶也应高度关注,佛山市各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根据本地制造业十分发达容易发生工伤的实际情况,从2006年底以来把工伤探视帮扶作为一个重点来抓,市总工会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工伤探视帮扶工作切实维护工伤职工合法权益的意见》,在制度上探视帮扶的内容、对象、标准、程序及各级工会的职责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广大工伤职工的好评。

三、进一步完善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的机制

良好的工作机制是推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长期有效开展的有力保障。一是帮扶中心都应该因地制宜建立应急性、保障性与常规性相结合的帮扶机制,如遇到重大的自然灾害或灾难,性事故,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应及时出台帮扶措施,给受灾的困难职工送去;温暖与救助;二是要建立市、县(区)两级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互联、互动、互补的帮扶机制,在工商经济比较发达、企业众多、职工队伍数量大的珠江三角洲,至少应该建立市、区、镇(街)三级帮扶中心互联、互动、互补的帮扶机制,形成网络;三是要建立工会内部各部门互联、互动、互补的帮扶机制,如工伤职工的帮扶与困难劳模的帮扶.经济工作部门就可以与权益保障部门开展互联、互动、互补的帮扶工作;四是要建立工会和政府相关部门互联、互动、互补的帮扶机制,建立工会和社会力量互联、互动、互补的帮扶机制,如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就可以与政府民政部门、劳动部门、司法援助部门和社会上的慈善团体等建立互联、互动、互补的帮扶工作机制;五是可以建立工会和相关媒体互联、互动、互补的帮扶机制,借助媒体的优势延伸工会帮扶中心的触角,增强工会帮扶工作的及时性。还要建立政府财政支持一点、工会经费拿一点社会筹一点的帮扶资金保障机制.从而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载体,整合各方资源,以四两拨千斤之力,打造帮扶困难职工的强势氛围。

四、进一步规范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软、硬件建设

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既然是工会实“施各类帮扶项目开展各种帮扶活动的。有效载体和窗口,就应该要实现规范化、制度化运作,具备相应的软件和硬件.不能徒有虚名。应有专门的服务场所、专门的工作人员、专门的服务设施。应建立必要的接待制度、岗位制度、办事制度等并向社会公布和宣传,使职工群众都知晓。在这一方面很多帮扶中心做得是比较好的,专门的服务场所,就是镇(街道)以上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应有独立场所办公,且临街设置。帮扶中心的工作对象是困难职工群体,其服务场所应该设在职工群众容易找、方便出入的地方,有的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设在政府机关大院内或大楼里,门外有警卫或保安人员,过于严肃,既不利于政府其它工作人员正常办公,也不方便困难职工群众,我以为是不理想的。

专门的工作人员,就是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是工会常设机构,服务时间内必须保证有专人值班,有专人接待困难职工的来电、来信、来访。值班人员应选派具有一定理论政策水平及相关专业知识,群众工作经验和责任心强的人担任。上级工会或本级工会还应不定期组织帮扶中心的工作人中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

专门的服务设施,就是要配备专用电话、传真机、电脑、信访接待桌椅、宣传资料存放栏和必要的工作用书等。

公开服务时间。县(区)以上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应至少每周服务五天时间以上,镇(街道)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可根据实际确定必要的对外服务时间,但每周应有固定的时间;公开服务电话;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帮扶条件。要在帮扶中心办公场所提供相关的文件资料供困难职工查询或取阅。

佛山市总工会在2005年开展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规范化建设,统一了全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徽标、门牌、制度、档案标准等,出台了《佛山市困难职工帮扶资金使用办法》、《佛山市困难职工认定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树立了十个示范单位,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镇以上帮扶中心规范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南海区的镇以上帮扶中心全部达到了临街设置,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有专门的服务场所、有专门的服务设施。帮扶中心软、硬件的建设使全区帮扶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进一步开展丰富多彩的困难职工帮扶主题活动

因时因地积极开展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困难职工帮扶主题活动,能够充分体现工会服务职工的工作特点,能够充分体现工会发挥联系党和职工群众桥梁纽带的作用,能够充分扩大工会在职工群众乃至全社会的影响力,各级帮、扶中心除了坚持正常的帮扶救助工作以外,应根据本地区困难职工群众的实际情况以及开展救助的条件.适时地策划组织一些帮扶困难职工的主题活动,从而推动整个帮扶工作的开展。如佛山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近几年来,就开展了“温暖外来工、同心促和谐”、“结对帮扶送温暖”、“劳模结对显关爱”、“子女助学显真情”、“工伤探视表爱心”等一系列主题帮扶活动。

六、进一步凸显帮扶中心“维权帮扶”的特色

各级工会干部和帮扶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要树立“维权也是帮扶”的观念,使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不但成为职工经济困难的帮扶中心,职工医疗互助计划的推广中心,而且应该成为劳动争议的调解中心,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中心,各级工会干部应该定期到帮扶中心参加来信来访接待,直接倾听职工在劳动争议等方面的投诉,直接参与相关劳动争议案件的协调处理,帮扶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应定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维权能力,从而通过帮扶中心向职工宣传劳动法律法规,了解企业落实劳动法律法规的情况,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口作者单位:佛山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