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三家”的实践与思考

省总工会高度重视工会干部队伍的建设,提出各级工会要努力成为“三家”:各级工会领导班子要努力成为具有办事能力的社会活动家;基层工会干部要努力成为直接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实干家;工会机关干部要努力成为具有真才实学熟悉工会工作的专门家。“三家”的提出,较好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建设什么样的工会干部队伍,怎样建设工会干部队伍的问题。因此“三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本文试就如何培养“三家”作些肤浅的探讨。

一、把握“三家”的基本内涵

“三家”是省总工会纵观国际、国内的形势,适应我省工运事业的发展规律,剖析我省工会干部队伍的现状,落实中央、全总和省委的要求而作出的决定。这对提高工会干部依法履行工会职能的能力和水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开创我省工会工作新局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三家”有其深刻的内涵,有其固有的联系和规律。我们只有准确把握好“三家”的实质,才能实现“三家”的目标。 “三家”各自的层次、能力和要求不同。社会活动家是对工会班子成员的要求,侧重于协调能力。要求做到总揽全局,把握方向,要把工会工作融入党政的中心工作,服从和服务于大局,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自觉落实到工会工作中去。要争取党、政的重视、支持,协调各方,整合资源,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会工作大格局,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实干家是对基层工会干部的要求,侧重于执行能力。是一切工会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善于和敢于监督、检查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的落实,要以强烈的责任、出色的能力和良好的形象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两满意”、“两维护”。专门家是对机关工会干部的要求,侧重于推动能力。要熟悉工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出色履行参谋、协助和服务职能,善于调查、分析、研究涉及职工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领导出谋划策,善于抓点带面,督促、检查、指导、推动工会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工会工作的思路创新、机制创新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

“三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同层面。一方面,在同一系统中,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会影响、带动一批实干家、专门家的成长。另一方面,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不仅要具备较强的协调、组织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还要具备实干家的责任和感情,要具备专门家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也就是说,社会活动家是实干的行家。专门家也要有实干家的精神。这也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因此实干家、专门家、社会活动家是一个内涵逐级丰富,外延逐级扩展的层级递进关系,他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统一于“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统一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

二、培养“三家”的实践基础

“三家”是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素质的目标,培养“三家”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实践过程,要提高培养“三家”的实效性,必须定好调子、把好方向、打好基础,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

(一)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干部教育思想,为培养“三家”指明方向

干部教育问题,历来是我们党高度重视且常抓不懈的一个重大问题。毛泽东同志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造就大批“才德兼备”、“又红又专”的领导干部;干部教育的内容要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邓小平同志指出“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建设一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有较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干部队伍。江泽民同志强调“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无论对党还是对党的干部来说,理论上成熟都必须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在学风的问题上,他指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这些语重心长而又发人沉思的经典论述,都说明了加强工会干部教育的极端重要性,也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研究、探索培养“三家”问题指明了方向。

(二)工运事业处在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为培养“三家”营造了最好的环境

全总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和《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工作的决定》、《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定》,使新时期的工会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同时,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时期,我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当好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全新任务,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我省工人运动的主题。我市也正处于历史上发展定位最清晰、发展前景最明朗的时期,最近又被省委、省政府定位为广东西翼的特大城市。在这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会工作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动员和组织职工参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任务更加繁重,作用更加突出、地位更加重要。因此,广大工会干部把工运事业作为理想去追求、去奋斗,既光荣又伟大。这也是培养“三家”的内在动力。

(三)我市工会工作的基础扎实,为培养“三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首先,工会工作的大格局基本形成。在市委的领导下,已建立了政府与工会联系会议制度和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立了由党群副书记任组长,副市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大帮扶格局。送温暖工程和帮扶工作已逐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建立了“以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的工会组建长效机制,并明确党群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组织部长、工会主席是直接责任人。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会工作大格局。第二,创新工作思路,各项工会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建立健全了市、县、镇(街道)、企业四级工会组织网络,非公企业组建工会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大覆盖的工作思路得到较好实施;建立了市、县、企业三级帮扶网络,“二健全、三到位”的帮扶工作要求得到落实;重点工程、行业、企业以及争取“百佳”、“三比一创”等不同层面、不同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常抓不懈,创造性地开展;建立健全了厂务公开、集体合同、工资协商、劳动关系调处、安全卫生监督等系列的民主管理和依法维权机制;深入开展“创争”活动和职业道德教育,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文明单位和文明职工。第三,工会干部队伍及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市总工会和高州市总工会的领导班子实现高配,工会主席分别由市委常委、高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任。工会干部的培训走向制度化近五年共培训8300多人次,工会干部队伍的素质得到提高。市总机关已建立起一支年轻化、专业化、高学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机关干部平均年龄为39岁,工会工作10年以上的干部占64.3%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占75%,其中本科学历的干部占28.6%。同时,还进一步加强机关的作风制度建设、廉政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以上的目标导向、环境影响、基础支撑培养“三家”的重要条件。但是,我们在看到优势的同时,必须正视工会干部队伍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工会干部放松“三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未能忠诚于工会事业。一些干部的理论功底不厚,知识不够丰富,缺乏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能力和水平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要求。部分年轻干部政治不够成熟,政策水平不高,思想政治素质有待加强。还有些工会干部作风漂浮,缺乏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脱离职工群众。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工会干部的成长,在实际工作中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三、探索“三家”的培养途径培养

“三家”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实践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通过建立教育、培训,实践、激励、制约并举的长效培养机制,来推动工会干部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坚持“用心用脑学习、用心用脑思考,用心用脑实干”。

(一)教育引导培养

“三家”,首先要解决工会干部的认识问题、感情问题和作风问题。只有提高工会干部对党、对改革开放和对工会的地位作用的认识,才能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才能把工会工作当作崇高的事业去追求、去奋斗。只有忠诚于自己对工会事业的选择,忠诚于服务的职工群众,才能对工会工作有感情,对职工群众有感情。只有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才能密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才能做到为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要解决这些问题,教育引导是关键。各工会领导要负起责任,要善于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把工会干部的教育与先进性教育、纪律教育月、中心学习组、民主评议党员、支部“三会一课”等教育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增强工会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使争当“三家”成为每位工会干部自觉的行动。

(二)培训提高

对工会干部进行培训是培养“三家”的有效途径。对工会干部的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质量、与使用结合和改革创新的原则。培训的内容要本着干什么、学什么,弱什么、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力求培训的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做到有的放矢。必须始终把能力建设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要以培训需求为依据,以能力为重点,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层次来开发设计好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要通过政策导向、纪律约束、利益驱动,逐步建立起激励约束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把培训的情况反馈给各级主管的领导,或存入个人档案,作为考核、使用、评先、奖励的重要依据。严格考勤、考试纪律。妥善安排工会干部学习期间的工作及生活待遇,保证干部安心学习,调动工会干部参训、学习的积极性。要积极拓宽培训的渠道。建立自主培训、合作培训、党校院校培训、个人业余参训等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同时要选好教材、选好师资,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会干部培训取得实效。

(三)实践磨炼

实践对工会干部素质的提高有决定性的意义。不同的实践获得不同的知识,提高不同的能力。因此对于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工会干部需要不同的实践和锻炼。一是在构建、巩固、延伸工会工作大格局的工作中,培养社会活动家。市、县两级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要在服务党政、执行指示、提出建议、发挥作用等方面学足功夫,争取党委的重视和政府的支持。要在广交朋友、协调各方、外树形象等方面学足功夫,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要学会从政治原则、大局高度来谋划工会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从而,逐步提高自身的办事能力。二是在开展“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中,培养实干家。基层工会干部要敢于承诺、自我加压,积极组织、推动、实践“职工有困难找工会”活动,带着感情、带着能力、带着形象,千方百计为职工解难事,扎扎实实为职工办实事,真心实意为职工做好事。三是在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培养专门家。机关工会干部要用心用脑做好“五项重点工程”的制订方案、宣传发动、组织策划、抓点带动、分类指导、检查督促、调查研究、总结提高等各个环节的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调查、分析、总结、指导的能力。要用心用脑总结、探究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经验、规律,不断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实现工会工作的思路、体制和工作创新。

(四)选培并举

在培养中选拔,在选拔中培养,是科学人才观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干部快速成长的有效办法。要培养“三家”,就要配强领导班子,要选好人、用好人。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的重视和支持,继续落实好省委粤发[2002]9号和市委茂发[2002]23号文件精神,真正把德才兼备的同志选拔到工会领导岗位上来。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择优的原则,考录和选调年轻、品优、能干的干部充实到工会机关来,不断优化工会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能力结构。要建立、完善机关干部轮岗、交流和挂职锻炼机制。通过轮岗,使干部能全面系统地掌握工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争取省总和组织部门的支持,加大机关工会干部对外交流的力度,探索在全省工会系统纵向交流与横向交流相结合的干部培养机制。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三家”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茂名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