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进一步加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

粤工总[2005]121号

各地级以上市总工会、经贸局(经贸委、中小企业局)、科技局、工商联,省直各有关单位: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加强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和我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依靠科技进步,建设科技强省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2001年,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总工会、省经贸委、省科技厅发出《关于动员和组织全省职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意见》(粤工总[2001]75号),全省国有、民营等各种类型的企业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蓬勃发展,呈现出党政重视、企业欢迎、职工拥护的局面。但总体看来,由于我省非公有制企业普遍规模小,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较多,技术含量不高,人才资源缺乏,致使这些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相对滞后,并成为影响企业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即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广大职工发挥自身潜能和聪明才智,用新要素组合代替旧要素组合,推动企业不断向生产与科技深度和广度拓进的创造性劳动。包括科技创新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群众小改小革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增强技术开发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做优做强,实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取得职工受惠、企业受益的双赢效果,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各地、各企业要充分认识经济技术创新并不仅仅是研发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事情而是全方位全员性的任务;充分认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不仅体现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水平上,而且体现在劳动者对先进生产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上;充分认识抓科技发展并不仅限于抓科技投入、技术引进和开发,还必须同时抓好广大职工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树立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目标,创新载体,大力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总目标为:“两提高、两满意”。即提高职工素质,体现职工自身价值,职工满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创新发展,投资者满意。

具体目标为:

1、职工队伍技术水平、技能等级有较显著的提升,合理化建议、技术比赛、技术改革和发明创造活动有较大的发展,做到增强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成果。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群众的参与活动面达50%以上。

2、企业行政重视和支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把技术进步和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放到企业发展的突出位置,经常开展对职工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做到有组织、有方案、有考核、有奖励,努力实现由依靠拼体力、拼设备向追求技术含量、走创新发展道路的转变。

3、地方建立一批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并加强分类指导,总结推广,扩大影响,全面推进。务求开创局面有新思路、职工素质有新提升、非公企业有新发展,努力实现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至明年底止,珠三角地区的各地级以上市应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不同类型、规模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家;其他市建立5—10家。

围绕上述目标,各地、各企业应结合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以下主要载体,不断丰富和充实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容:

1、建立培训教育基地(园地),强化技术创新意识。积极实施基础教育、计算机普及应用、高新技术应用等培训计划,帮助职工树立人人都可成才、个个都能创新的观念,进一步拓宽思路,增长知识。

2、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推进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复合型劳动者。

3、组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小组,围绕“四改进”(改进管理、改进工艺、改进设备、改进操作)实施创新。鼓励班组员工按照兴趣和主攻方向自由组合,开展点题解答、难题会诊、课题功关等活动。

4、倡导金点子、金创意,以重奖形式体现职工的创造价值,大力提升合理化建议的质量效益。

5、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学习一门新技术,刷新一项新纪录,创造一项操作法,开发一个新产品,实现一项新成果。

6、发挥先进模范、技术尖子作用。推进争当创新能手、争创创新示范岗活动,通过命名首席工人、金牌技师、职工创新带头人,鼓励拜师学艺、名师带徒等,提高职工队伍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把握原则,健全机制,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长盛不衰

为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广泛、深入、有序地发展,应遵循下述原则:

突出群众性。动员广大职工广泛参与,激发职工参与活动的内在需求,形成激励职工群众学习技术、提升自我,为企业改革发展多作贡献的风气。

立足创新性。重在观念上的更新,内容上求新,技术上创新,制度上立新。

注重科学性。对过程进行科学管理,对内容进行科学引导,对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同时,引人现代科技和管理成果,增加活动的科技含量。

体现实效性。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针对解决非公有制企业改革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活动。整个活动要与企业在目标上同向,在决策上同步,在措施上一致。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增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吸引力,是保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应进一步健全四个机制:

一是运行机制。对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这一系统工程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工会组织牵头实施、行政部门大力支持、职工群众全员参与的运作模式,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全面推进职工创新工作。

二是考评机制。建立经济技术创新成果的评审组织,健全有关成果的征集、申报、评审、发布、奖励、建档制度,坚持评审条件、评审过程、评审结果“三公开”,保证考评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三是激励机制。制定每年一次的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奖励制度。按照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原则,除授予相应的“创新能手”、“操作能手”、“创新班组”等,还应发放与职工贡献大小和创造价值多少相当的一定奖金,并为他们的学习深造、晋升、提薪、评先选模等创造条件。

四是约束机制。营造崇尚创新、贡献光荣的氛围,帮助个别态度消极、工作滞后的职工迎头赶上,改变以往可参与可不参与的状况。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非公有制组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顺利进行

高度重视和大力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职工素质、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部署实施,结合“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双爱双评”活动和“比学习、比技术、比贡献,争创三有一好”主题实践活动,真抓实干,积极推进,全力开拓新领域、新局面。

加强领导,各司其责,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深人发展。各级工会组织要积极主动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充分发动职工群众踊跃参与,加强与非公有制企业行政的沟通和协商,培育典型,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各地经贸部门(中小企业局)要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相关机制,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证。各地科技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指导,推动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向科技型、创新型转变。各地工商联组织要多途径、多形式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和经营管理人员更新观念,重视创新,支持创新。今后,在各地召开的劳模表彰大会中,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代表应占有一定的比例,并原则上从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成效显著的集体和个人中推荐产生。

进一步加大对非公有制组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的支持力度。企业应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创造各种便利条件。有关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进行的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费用,可列为技术开发费。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取得显著成果的大专以上生产工人,应实行与科技人员同等待遇。支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发展成熟,并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申报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认定工作。工会职校、文化宫、技术交流站要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特点,开展多层次、多门类的培训,使之成为非公有制企业广大职工培训教育的重要基地。

充分发挥职工技术协会的作用。加强指导和引导,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健全以技术工人为主体的职工技术协作组织,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之间,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的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落实国家和省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职工技协拓展业务,积极参与技术市场建设,推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与社会化。

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本地的具体实方案,努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切实推进这项活动的深入发展,省定于明年下半年召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经验交流会,并结合职工创新能手和职工创新示范岗评选活动,表彰先进,推广经验,进一步动员和激励广大职工为把我省建设成为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富裕安康建功立业。   

广东省总工会

广东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

   二00五年九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