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近年来开展劳动竞赛 建设经济强省 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的情况

自2003年开始,广东省总工会认真贯彻张德江书记在考察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时的讲话精神,树立了“东改工程”、“开阳高速”、“茂石化百万吨乙稀改扩建工程”等劳动竞赛先进典型,从省十项工程、行业和市县、企业基层三个层次四个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开展劳动竞赛,广泛动员全省职工为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建功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省高速公路工程、汽车工程、广州地铁工程以及广州大学城、茂名石化100万吨/年乙稀改扩建工程等一大批省重点项目按时优质地完成任务;全省职工职业技能比赛突出行业特色,每年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人数均在百万以上;企事业单位劳动竞赛蓬勃发展,“学东改、赶开阳、抓竞赛、促发展”的热潮不断涌现。下面是我省近年来积极探索市场竞争与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相结合,促进建设好路子的主要做法:

一是围绕创建一流工程和廉政工程.组织开展以“六比六赛”为主要内容的重点工程劳动竞赛

2004年,在深入总结推广“东改工程”劳动竞赛经验的基础上,举行了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启动仪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总工会、省经贸委、省科技厅、省监察厅、省劳动保障厅的联合发文,倡导全省重点工程开展以优质、高效、创新、快速、安全、廉洁为主要目标,以“六比六赛”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即:比科学管理,赛工程质量;比精打细算,赛成本控制;比以人为本,赛科技创新;比完成任务,赛工程进度;比规章制度,赛安全生产;比遵纪守法,赛廉政建设。广大工程建设者积极响应,踊跃参与,在“与高的攀、与的比、与勇的争”中力排艰难,顽强拼搏,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采,赛出了硕果。如省高速公路工程赛区,广大建设者2004年克服高温酷暑、2005年克服暴雨成灾等困难,保证15个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地建成通车,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交办的全省地级市全部通高速公路、打通相邻省区高速公路主要通道的任务。广州轨道交通工程赛区,以劳动竞赛为纽带,汇聚近10万名建设者的力量,出色完成每一年的任务。2006年,共有7条地铁线同时开工,年底同时开通两条新线,多项成绩创历年之最。广州汽车工程赛区劳动竞赛高潮迭起。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工厂从2004年开始建设到2005年发动机两大部件投产仅用了8个月20天的时间,创造了丰田公司海外工厂建设史上的最快速度;2006年,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建成投产,仅半年时间就实现产销6.1万辆,实现销售收人119亿元,利润4.9亿元,创造了当年投产、当年形成规模、当年大幅盈利并获中高级轿车销售月度冠军的中国汽车业上的奇迹。其他如石化工程赛区、电网建设工程赛区、广州大学城建设工程等多个项目,创出多项全国第一,彰显出新一代工人阶级在建设精品工程和廉政工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是围绕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组织开展地区性职工技术运动会和行业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2003年,我们与省经贸委、省科技厅、省劳动保障厅等部门创立了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制度,在各市和省直各行业中选择反映地方各行特色的工种开展竞赛,进一步营造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爱岗敬业、互帮互学的良好氛围。这项活动得到各级党政的重视和支持,取得了企业欢迎、职工拥护、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效果,正朝着范围不断拓宽,影响不断扩大,形式不断丰富,机制不断健全的方向发展。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都建立起制度,通过技术技能比赛这一载体,推动广大职工在“干中学、学中练、练中比、比中创”。其中深圳市连续多年举办职工技术运动会,每次涉及全市10多个领域和行业,有10多个工种和项目近万人直接参赛,牵动数十万名职工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2006年,该市在全国提升职工职业技能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在省级直接组织的行业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省直产业、行业和公司申办的竞赛工种和项目数逐年创出新高。2006年共有16个行业和26个工种纳入省大赛范围,申办规模和参赛人数创近年之最。同年,还成功举办首届互联星空网上技能运动会,吸引逾百万职工群众参与,开辟了低门坎提升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新渠道。通过竞赛,涌现出一大批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和省技术能手,约有50%以上参加决赛的选手破格晋升职业资格。广东省邮政公司等多个单位还将第一名选手的操作法进行标准化和流程化,指导全省一线职工提升操作水平。

三是围绕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的目标,组织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

近年来,我省立足服务中心,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打造品牌,大力推动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以及各种群众性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活动扩规模、上水平、出实效。2003年,我省举行第二次省政府联系工会工作会议,在全省职工中部署开展了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发展的竞赛活动。2004年,全省开展了争当职工创新能手、争创职工创新示范岗活动。2005年,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确立了“两提高、两满意”(即提高职工素质,体现职工自身价值,职工满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创新发展,投资者满意)的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目标,进一步拓展劳动竞赛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吸引和激励职工群众主动参与、全程参与。2006年,按照全国总工会的部署,全面实施了“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这些活动成为广大职工大显身手、释放潜能、施展才华的有力平台,为广东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在2005年和2006年间,与省委先进办联合在全省职工党员中开展了“比学习、比技术、比贡献,争创三有一好”主题实践活动,使劳动竞赛增添活力,焕发光彩。如东莞凤岗嘉辉塑胶五金制品厂是一家有员工数千人的港资企业,他们“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厂职工参与“凡事皆有可能”、“项目建议奖”等活动,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据全省统计,2004、2005、2006年三年间,全省投身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比赛等活动的职工人数分别为332万、569万、630万,实现直接经济价值分别为184.7亿元、323-3亿元、392.4亿元,参与面和经济效益均创历史新高。

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竞赛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正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是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形式。如廉政建设纳入竞赛体系,有力地增强了各方守廉保廉的自觉性;合资、外资企业,省内、省外企业,国有、民营企业一齐参与,各有侧重,使劳动竞赛呈现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特点,等等。劳动竞赛因之被喻为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效率助推器”、“优质催化剂”、“创新原动力”,在几年内迅速形成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全员参与、迅猛发展的局面。在深入推进劳动竞赛的工作中,我们同时也碰到一些难点:主要是市场经济与劳动竞赛、劳动竞赛与技术创新、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更好地结合的问题。

近年我省劳动竞赛之所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归根到底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尤其是张德江书记在2003年考察“东改工程”时的讲话精神,为劳动竞赛工作如何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指明了方向,有力指导了全省各级工会坚持不懈地推进劳动竞赛工作。黄华华省长先后六次对劳动竞赛工作作出批示,玉浦同志、维英同志、强华同志经常具体指导竞赛工作的开展,使各级工会干部和劳动竞赛工作者深受鼓舞。

在2007年乃至“十一五”期间,我们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开展“建功立业在广东”的劳动竞赛。进一步丰富和扩大劳动竞赛的成果.动员和激励全省职工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献计出力

拟从政策层面上提出意见,动员组织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省职工围绕完成我省十一五规划,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建设创新型广东和创新型企业等目标任务,重点展开三大主题竞赛:一是强化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节能降耗,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三是深化技术比赛和技术练兵活动,大力提升职工队伍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着力开展“五个百万”的行动:百万职工献计行动、百万职工创新行动、百万职工节约行动、百万职工竞技行动和百万职工增效行动,推动全省劳动竞赛在更多领域、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和更好效益上深人持久地开展下去。

二是进一步健全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密切配合、职工全员参与的劳动竞赛工作大格局,完善劳动竞赛的领导机构,为坚持和发展劳动竞赛提供基础和保证

近年来我省劳动竞赛每一个政策的出台,都依靠省委的正确领导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每一项成效,都得益于这个大格局的重要作用;工作的每一次深化,都有赖于经贸、科技、监察、劳动保障等多个部门的通力协作。为更好地指导和推动全省竞赛活动的深人发展,我们拟将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领导小组改为全省劳动竞赛领导小组。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劳动竞赛的推进力度。增强劳动竞赛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一是加强指导和服务,推动各地、各行各业找准切入点,使劳动竞赛既向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和中心任务,职工技能比赛、技术练兵,以及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等三个层面拓展,又向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以及廉政建设等深层次延伸。二是继续搞好每年一度的总结表彰工作,选树典型,确立标杆,推广经验,激昂斗志。三是开展调研工作,不断探索在市场经济下推进劳动竞赛的新经验、新做法、新载体、新机制,努力实现劳动竞赛常赛常新,推动劳动竞赛形成全省统一、长期坚持、各方认可、影响广泛的闪亮品牌。

四是弘扬劳模精神,做好劳模工作。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带头作用。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勤学苦练、争创一流、乐于奉献

   我们准备进一步宣传好钟南山、罗东元、贾东亮等劳动模范,推动各市、各行业树立本地、本行业的典型,营造奉献、向上、和谐的氛围。进一步落实劳模待遇,力争近年内基本解决好劳模住房、医疗问题,建立健全劳模帮困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