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构建和谐广东的主力军作用

——在广东省总工会十一届三次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2007年1月18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总十四届四次执委会议和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省总十一届二次全委会议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2007年的主要任务。省委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刘玉浦副书记作了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下面,我受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会工作在创新中前进

2006年,全省各级工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这一主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会工作全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围绕“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基本要求和“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工会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总工会十一届二次全委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工会工作全面推进,成绩显著,影响广泛。工会组建、依法维权、为职工办实事、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防范境外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等主要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工人日报》在2月20日、21日头版头条和22日二版头条连续三天系列报道了广东工会工作的创新经验。6月,《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和广东电视台先后对厂。东工会工作进行了专门报道。

(一)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工会工作的政治方向更加明确。

各级工会认真学习科学理论,坚决贯彻党中央、全总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先后就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加强外资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等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全总就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省委以粤发[2006]1号文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广东中作用的意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多次对工会工作作出批示。这些都进一步明确了工会工作的政治方向。全省各级工会态度坚决、行动迅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贯彻活动,广大工会干部的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工作成效更加明显。

适应工会工作的需要,省总工会把加强工会理论研究摆在重要位置。4月份。按照张德江同志的要求,由省总工会牵头,会同省委党校、省社科联、省社科院联合召开了广东新时期工会理论研讨会,收到理论文章103篇,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广东工会工作的基本经验,积极探索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东工会工作新路子,工会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召开这样大型的工会理论研讨会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属首次,得到全总充分肯定。省总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认真贯彻学习全国工会领导干部高级研讨班精神,结合广东工会实际,着重加强了对企业工会建设的研究,为推动工会工作实践的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

(二)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会重点工作成绩显著。

1、劳动竞赛取得新进展。

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十项工程劳动竞赛形式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范围不断扩大,作用发挥更加明显。总结了茂名石化公司、省交通集团、广东电网公司、广州地铁总公司、广州汽车集团等一批单位的成功经验,特别是茂名石化100万吨/乙烯改扩建工程在开展劳动竞赛中取得了工期最短、成本最低、国产化程度最高三项全国第一,得到了张德江同志的高度赞扬。省长黄华华同志在12月31日作出批示“省十项工程劳动竞赛成绩突出,应坚持下去”。劳动竞赛促进了高速公路、能源建设、石化、汽车、城市快速交通等重点工程安全、快速、优质、高效完成;推动了全省各市、县共3896个大小项目开展劳动竞赛创建一流工程活动。全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共有16个行业和26个工种纳入省大赛范围,申办规模为历年最大,参赛人数为历年最多。地区性、行业性技能竞赛进一步深化,一大批技术尖子和标兵脱颖而出,在广大职工中掀起了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热潮。实践证明,劳动竞赛是发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主力军作用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方法。

“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精神得到广泛弘扬。顺利完成299名省劳动模范和100名先进集体的评选表彰工作。经省总推荐,我省有19个单位(集体)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61位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推动主流媒体加大了对劳动模范、一线职工和工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逐步向非公有制企业拓展、向农民工群体延伸。召开了全省创争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对三年来创争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实现了创争活动与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精神文明建设、职工民主管理、企业文化建设、职工技能培训、班组建设的有机融合。继续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活动,职工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

2、工会组建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工作大格局作用,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目标顺利实现。各级工会扎实工作,大力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尤其深圳市沃尔玛建会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推动沃尔玛中国总部和全省15家沃尔玛分店全部成立了工会组织。截止9月底,全省基层工会委员会数13.6万个,工会组织覆盖独立法人单位38.9万多个,会员达1463.5万人,继续位居全国第一。2006年广东省新增会员数、基层工会委员会数和涵盖独立法人单位数均居全国第一。

基本完成全省镇(街道)、村(社区)工会规范化建设。有条件的镇级工会已改制为总工会,条件不成熟的改制为工会工作委员会;村级工会全部规范为工会联合会。

《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选定100个基础较好的各种类型企业作为示范点,总结了一批不同类型企业的经验,为《条例》正式实施打下了基础。深入开展建设工之家活动。各市基层工会委员会职工之家合格率达到80%,评选表彰了一批省模范职工之家、省模范职工小家、省优秀工会工作者、省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和省优秀职工之友,向全总推荐表彰了一批全国“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活动的先进企业和个人,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3、叫响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

省总在全国率先叫响“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为职工解难、为党政分忧,密切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联系,成效明显,逐步成为广东工会闪亮的工作品牌。

构建了农民工维权工作大格局。2006年1月11日,在刘玉浦同志的主持下,省总工会牵头联合省劳动保障厅、省高院等11个部门和单位制定下发了《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若干意见》,各市总工会相继成立了工会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领导组,加强了农民工维权工作的组织领导。广州、韶关、茂名等市总工会成立了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或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咨询服务部,作为向农民工提供维权服务的常设机构。

着力从社会氛围、法律服务、社会保障、经济权益、精神文化需求、维权机制建设等方面为农民工办好实事,切实解决农民工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一是省总工会与东莞市委、市政府及市总工会联合开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五个一五个好”试点活动,推动了全社会形成理解、关心、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了送法律“四个一百”活动,组织百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咨询,举办百次劳动法律法规宣传知识讲座,办理百宗农民工法律援助典型个案,免费发放一百万份农民工维权手册。三是深入开展送温暖工作。各级工会把农民工列为送温暖活动的重点。、2006年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期间,共筹集慰问资金1.1 8亿元,慰问困难企业6400家,慰问、帮扶各类困难职工、劳动模范20万户,其中农民工8.7万名,发放慰问款1219万元,全省648个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发挥了天天为职工帮扶解难的重要作用。四是省总工会免费赠送1万份“省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给1万名农民工;开展工伤探视扶助活动,对工伤农民工进行探视慰问,帮助落实工伤待遇;广泛开展送安康“防暑降温”活动,保障农民工的身体健康。五是省总工会、省委宣传部、省电信公司联合主办以“观看经典片,关爱农民工”为主题的情系职工电影放映活动,在全省范围内为200多万农民工免费放映优秀影片1000场。六是省市总工会配合省人大开展《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执法检查,与省劳动保障厅等单位开展“雷霆行动”,检查劳动保障法律执行、预防和处

理工资拖欠,为34.4万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3.08亿元,保障了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权益。

4、构建互联、互补、互动的维权体系。

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切实加强维权机制建设。一是加强与行政联动,形成工会与政府横向互联维权。在建立省市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和工会与政府联系会议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互联、互补、互动的劳动关系协调网络,发挥了积极作用。省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把创建和谐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全省广泛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经省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讨论,大幅提高了广东的最低工资标准,全省平均增长1 7.8%,广东最低工资标准水平目前居全国前列。二是加强省市联合,形成上下互补维权。省、市联合开展打击欠薪专项整治行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试点工作等,推动维权手段与形式的创新。到2006年底,全省签订集体合同7.7万份,覆盖企业1 4.3万家,覆盖职工1069万人。全省已建立工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80%以上实行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三是加强省际间双向联合,广东与泛珠三角等多省(市、区)互动维权。省总与农民工输出地四川、重庆、贵州、湖南等13个省(市、区)总工会,建立了农民工维权双向联动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

及时有效地防范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西化”、“分化”活动。6月在全省范围内就防范境外敌对势力对我职工队伍渗透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排查,重点对民间“维权”组织进行调查,形成了相关的调查报告,得到了全总和省委的高度重视。

(三)坚持抓好自身建设,工会工作能力水平进一步提高。

积极推进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培育工会干部“三家”目标基础上,省总进一步提出了“理论真懂、工作真抓、效果真实”的要求,组织修改了工会干部培训教材,举行了全省工会领导干部培训班。各级工会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大规模的工会干部培训,共培训工会干部12万多人次,工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巩固和发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省总制定下发了《关于克服机关化、行政化倾向,争当全国工会工作排头兵的实施意见》,认真落实挂钩联系制度,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与困难职工结对帮扶,认真接待和处理职工信访,进一步密切了同职工群众的联系。

紧紧抓住市、县换届契机,努力贯彻省委关于加强工会主席配备的决定。我们认真与各市、县党委进行协商,多次把沟通协商情况向省委汇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产业工会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工作出现不少新亮点。省工业工会召开了“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职工有困难找工会”经验交流会,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基层。省教育工会以建设和谐校园为主题,以建家为载体,不断丰富建家内容,在主人之家、发展之家、健康之家、爱心之家建设方面取得新成绩。省海员工会大力推进“固本强基,工会建在船上”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海员组织到工会中来,为工会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组织基础。省财贸工会结合行业窗口性、服务性的特点,以“服务社会大众,建设和谐商业”为主题,举办全省商业服务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其中美容美发大赛有两项获得全国冠军。

工会其他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工会宣传工作有声有色。“五一”期间,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设《劳动者之歌》专栏,宣传了由省总推荐的全国劳模、广东海事局汕头航标处灯塔养护工苏贵聪等三名先进人物,其中,苏贵聪是《劳动者之歌》开栏报道的第一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积极实施“女职工建功立业”、“女职工素质提升”、“妇女职工爱心帮扶”三项工程,维护了女职工特殊权益。积极推进工会财务制度改革,进一步落实工会经费调整办法,工会经费收入稳步增长。全面推进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了监督职能。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会企事业的改革发展,切实加强了工会资产管理。工会信息、统计、档案工作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工会组织的沟通,深化了与台港澳工会组织的交流和合作。

2006年工会工作成绩的取得,是省委和各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广大工会干部特别是基层工会干部辛勤工作以及广大职工积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总工会,向各级党委、人大、政府(行政)、政协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广大工会干部、工会积极分子和广大职工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一些企业工会活力不足,工会维权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工会干部素质要继续提高,工会工作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所有这些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二、树立和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扎实推进2007年工会工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给工会组织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人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讽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了巨大活力,也带来不少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遇到矛盾和问题往往也先行一步。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广东外来务工人员多,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人多,劳动纠纷案件多,敌对势力对工会的渗透活动多。这“四多”决定了我省工会工作必然是任务繁重、矛盾突出;这“四多”决定了我省工会工作必然引起全国关注、领导关心、职工关切;这“四多”也决定了我省工会工作既面临着最现实的严峻挑战,又遇到创新发展的良好机会。工会组织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联系职工、宣传职工、组织职工、服务职工、团结职工的职责,发挥好工人阶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主力军作用。

2007年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总十四届四次执委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以建立健全工会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为途径,以深入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载体,激发职工创造活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大力创建和谐企业,组织动员职工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努力在构建和谐广东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的召开。

(一)坚持组织动员职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构建和谐广东中的主力军作用。

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构建和谐广东必须在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等方面真正做到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这就要求工会组织更好地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创造力凝聚到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上来,在推动广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组织和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进一步抓好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地区性职工技术运动会和行业性职工技能大赛。企业劳动竞赛要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节能降耗为主要内容,在继续巩固国有企业劳动竞赛成果的同时,向非公有制企业延伸。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深入推进名师带徒、拜师学艺活动,充分发挥行业标兵、技术尖子的示范作用,引领广大职工学技能、练本领、创一流,为促进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进一步做好培养、评选、表彰劳动模范的工作,注意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加强劳模管理和服务,关心爱护劳模。加大对劳模精神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向钟南山、罗东元、贾东亮等劳模学习的活动,努力用劳动模范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带动全社会,形成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谐、推动和谐的局向。

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丰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深人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职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提升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省总工会采取组织国内词曲名家创作歌曲与各市征集优秀企业歌曲、行业歌曲相结合的办法,创作一批反映广东工人阶级时代风采的劳动者之歌,弘扬劳动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唱响“劳动光荣、工人伟大”的旋律,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活力,发扬工人阶级优良传统和时代精神。

(二)坚持以职工为本,切实做到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努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王兆国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全总十四届四次执委会上提出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强调“以职工为本”,坚持“两个维护”相统一的维权原则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维权宗旨,协商协调、合作共赢的维权理念,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维权方法,党政主导、工会运作的维权格局。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其丰富内涵,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主动维权,就是要带着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对工会工作的强烈责任,发扬主动精神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依法维权,就是要依照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把维权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科学维权,就是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运用科学方法来推进工会维权工作,实现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相统一。在工作中,我们要围绕劳动关系建立、运行、监督和调处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推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和企业发展,发挥好工会组织在构建和谐广东中的积极作用。

1、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确保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要健全完善定期向党委汇报制度、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等源头参与机制,推动党委、人大、政府制定和出台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的政策和法律法规,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安排和一整套可行的运作规则,从整体上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要抓好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与职代会三个关键环节,推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协同劳动部门继续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督促用人单位与职工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帮助和指导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推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使劳动合同的签订率有明显提高。大力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以工资集体协商为切入点,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由企业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就劳动定额等重点问题进行集体协商,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职工参与工资分配的共决制度和工资调整机制。大力推动适应企业实际和符合职工要求的专项集体合同制度,在小企业和同行业企业集群地区,推动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制度。2007年,全省集体合同覆盖企业达到1 4.9万家,覆盖职工1100万人。深入推行厂务公开,并向事业单位、非公有制单位延伸,保障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推进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民主管理工作,在小企业集中地区推行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和基层联合职代会制度。

2、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充分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

要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推行工会领导机关联系基层工会、工会领导干部联系职工群众的制度,健全工会信息收集、整理机制,及时掌握、深入分析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会的政策主张与建议,主动向党委报告、向政府反映职工的意愿和要求,代表职工督促企业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拓宽群众组织民主参与渠道,推动适当增加各级人大代表中生产一线职工的数量,提高其比例;推动增加各级政协工会界委员人数和比例。积极配合人大做好有关立法和执法监察工作,配合政协搞好有关调查研究和考察活动,为职工表达利益诉求创造更好的条件。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利用工会的宣传阵地和社会主流媒体,表达职工的意愿,反映职工的呼声,宣传工会的政策主张,取得社会各界对职工和工会的了解与支持。

3、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维护职工队伍团结稳定和社会和谐。

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并向镇(街道)、村(社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延伸,及时把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列入三方协商的议题。建立健全劳动关系预警机制,加强“12351”工会维权热线、电子邮箱等投诉平台的建设,畅通职工反映诉求的渠道;把企业工会主席、工会委员、工会积极分子等纳入劳动关系信息员队伍,建立起“早发现、早预防、早介入、早解决”的劳动关系预警机制。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监督机制,积极参与和配合各级人大、政府做好劳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工作。要建立健全劳动争议的调处机制,加强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大力推动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建设,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针对当前职工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从工会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强化工会组织有效参与协调、处理的机制和手段,协助党政有关部门妥善处理职工群体性事件;加强与司法、劳动、民政、信访等部门的合作,建立健全工会对困难职工的法律援助与服务的制度。

4、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解决职工生产生活问题。

切实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的“三条准则”:凡改制、改革方案未经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的,不能实施;凡职工安置、经济补偿、社会保险接续等措施不落实的,不能实施;凡职工安置方案和社会保障办法不明确、资金不落实的,不得进入破产程序。

要全面实施“外来员工权益保护工程”,积极推动《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工作的意见》的落实,以劳动合同、劳动工资、劳动条件和职业安全生产为重点,督促用人单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切实做好农民工权益维护工作。努力推动《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的贯彻落实,督促企业建立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工资支付监控机制,规范非公有制企业工资管理;协助劳动保障部门提高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的覆盖面,积极探索适应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推广省内流通的社会保险卡。特别是要推动有关部门优先解决农民工较为集中、工伤和职业病风险较高的建筑、矿山、制鞋等行业企业工伤参保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善安全生产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深人实施安康工程,落实工会劳动保护责任制,加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参与劳动安全卫生维权机制建设,推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减少和避免职业危害与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对于无故克扣拖欠工人工资,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忽视安全卫生劳动条件,侮辱职工人身人格等侵犯职工权益的违法行为,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三)坚持以构建和谐企业为载体,促进建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

坚持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载体。要围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工业园区活动的要求,深入开展“创建和谐企业”活动,按照“整体规划、分级实施、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狠抓工作落实。认真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在全社会特别是企业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探索创新创建活动的长效机制,把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与建设职工之家、“双爱双评”和“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等活动结合起来,适时推荐、评选和表彰一批全国和省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与和谐工业园区,促进企业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四)坚持抓好固本强基工程,夯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组织基础。

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是工会永恒的任务,不能有丝毫松懈。要健全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长效机制,按照省委提出的以确保五年内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基本建立工会组织为目标,以沃尔玛组建工会为契机,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和组建方式推进工会尤其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会员意识,激发他们自愿建会、主动入会的内在动力,努力提高工会组建率和职工人会率。2007年新增加基层工会组织2万家,新增工会会员100万人以上,外资企业组建率要达到80%,私营企业组建率要突破60%,农民工入会率超过70%。在国有企业改组改制的同时抓好工会组织的整顿和重建,确保组织不断线、会员不流失、工作不断层。

要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书记的批示精神,在组建工会的同时抓好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建设,发挥好作用,切实维护女职工的特殊权益。

切实增强企业工会活力。以贯彻落实《企业工会工作条例》为契机,开展“企业工会建设年”活动,按照“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的要求,在总结去年100个不同企业类型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强分类指导,努力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动员职工建功立业的建设之家、善于维护职工权益的维权之家、提高职工能力水平的学习之家、丰富职工精神生活的文化之家,切实发挥工会组织作用。

严密防范敌对势力对我工会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在党委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提高信息沟通、情况排查和应急处置的能力,坚决维护工会组织的团结统一,维护职工队伍的团结稳定,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五)坚持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职工办好十件实事。

要针对职工群众的需求,维护好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劳动安全卫生和精神文化权益。各级工会要以国有改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领域,以农民工、下岗职工和困难职工群体为重点对象,为职工和农民工多办好事实事。

一是进一步发挥全省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的作用,继续做实“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着力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今年要建立上下联动,运作有效的长效机制。二是扎实开展工伤探视活动。各级工会要把工伤探视作为工会对职工尤其是农民工的重点帮扶项目来抓,主要在珠江三角洲市县推进,省抓一个市,市抓一个县,县抓一个镇,务求把工伤探视打造成广东工会工作的新品牌。三是开展建立再就业基地、举办再就业集市等多种形式的再就业活动,办好工会的职业介绍机构,三年内帮助和扶持5万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四是加大对农民工实施技能培训的力度,利用农民工业余学校等培训基地,每年培训5万名农民工。五是推广职工农民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帮助他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力争参加保障计划的职工(农民工)每年增加15万人。六是开展“金秋助学”活动,帮助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各级工会每年帮助]万名以上品学兼优的困难职工子女解决高中和大学的学费。七是通过建立劳模帮扶专项资金和劳模结对帮扶等办法,积极帮助困难劳模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向无医保的退休省级困难劳模送医保活动,解决这部分劳模的看病问题。八是积极为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和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每年为农民工办理1000宗法律援助案件,推动解决职工尤其是农民工打官司难问题。九是开展全省职工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活动,每年至少有100万名以上职工接受培训,使广大职工增长安全生产知识,增强自我防护能力。十是继续开展“观看经典片、关爱农民工”电影放映活动,全省每年放映电影1000场以上,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这十件实事是对全省工会的要求,各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企业要从实际出发,在抓具体帮扶上下功夫,从一件一件的实事做起,切实为职工服务。

三、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工会干部队伍素质

要以“三家”为目标,认真落实“理论真懂、工作真抓、效果真实”的要求,大力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

(一)加强学习,以“三真”要求培养工会干部。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和全总十四届四次执委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工会组织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工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髓,统一思想和行动,把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凝聚到构建和谐广东的任务上来。广大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我国80多年来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形成的一整套基本理论,认真学习现行法律和章程的规定,认真学习新世纪新阶段工会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探索,坚持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相统一,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做到理论真懂。要按照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惠民先行,努力为职工说话办事,努力当好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第一监督人,做到工作真抓。要明确排头兵目标,发扬排头兵精神,创造排头兵业绩,让广大职工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和实惠,使各级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工会干部真正成为职工群众的知心朋友,做到效果真实。各级工会领导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理论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定好事、用好人、带好头下功夫,按照执政为民、科学发展、实事求是和干净干事的标准,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积极推动我省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强党的建设走在全国前面。

(二)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建设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

各级工会要围绕2007年底前将我省30万基层工会干部轮训一遍的工作目标,立足实际,加强阵地建设,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和适应性训练;规范培训内容,集中力量编好《工会干部必学、必懂、必用的基本知识》一书,作为全省工会干部培训的专用教材;强化师资队伍,建立工会干部培训讲师团。各级工会领导也要深入基层,亲自授课。考虑到市、县(区)领导班子换届后,许多工会主席职务有变动,省总将于3月底或4月初举办省、市、县工会和省直单位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全省各级工会领导班子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切实加强基层工会力量,充实工会工作者队伍。各地要结合实际,推广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市做法,通过公开招聘、内部选拔,试行聘任工会工作组织员、指导员、志愿者等做法,广泛吸纳人才,拓宽工会干部来源渠道,建立一支专兼职和积极分子相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基层、对职工有感情、善做群众工作的工会干部。建立健全对基层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制定有效的保护办法和措施,解除工会干部特别是基层工会干部后顾之忧。

(三)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会服务职工、服务基层的水平。

工会组织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职工,最大的危险是脱离职工,对职工有深厚感情是做好职工工作的基础。一个对职工有感情的干部,不会对职工的冷暖疾苦麻木不仁,不会在职工面前颐指气使,更不会动辄以强硬手段对待职工。广大工会干部要不断增进对职工的感情,密切与职工群众、与基层工会的联系。要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迎来送往中摆脱出来,多做一些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多办一些为广大职工群众排忧解难的实事,多推动解决一些影响职工队伍稳定和劳动关系和谐的突出问题。

要加强对产业工会、企业集团工会工作的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产业工会熟悉企、特点,联系职工紧密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企业工会的指导和服务。

要继续加强县级工会、镇(街道)、村(社区)工会工作。在珠三角有条件的地区继续推进建立镇总工会工作,抓好镇(街道)、村(社区)、开发区工会的规范化建设,发挥工会网络优势,带动企业工会活起来。

要高度重视工会理论研究工作,加强工会理论的研究机构和工作制度建设,充实力量,认真做好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专题研究,配合做好第六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深入实施“女职工建功立业工程”和“女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完善女职工维权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认真贯彻落实全总财务工作“一改三策”的具体措施和意见,力争在财政统一划拨行政事业单位工会经费和税务代收工会经费等方面有新的进展。认真配合全总经审会对我省工会经费进行的审计检查,进一步完善管理,规范运作,依法、依规、依程序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建立和完善工会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工会资产保值增值。继续做好与台港澳工会及劳工界的交流工作,积极开展与国际工会组织、区域性工会组织和各国工会交流,加强对国际工运的了解和研究。进一步做好工会信息、统计、档案工作,为工会重点工作服务。

同志们,今年将胜利召开党的十七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这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我们要在省委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紧紧围绕中心,热忱服务职工,勇于开拓进取,坚持求真务实,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构建和谐广东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