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工•家”服务中心为平台 打造“四位一体”服务体系


佛山西樵镇大同社区工联会职工服务活动中心插花培训班吸引了不少职工参与 / 林景余 

 

在党委、政府和上级总工会的领导下,西樵镇总工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镇委、镇政府“文旅兴樵、产业强樵、生态美樵、民生惠樵”的工作主线,在服务大局中提升政治站位,在服务职工中把握职责定位,以实际问题和职工需求为导向,以西樵镇“职工·家”服务中心为阵地依托,让职工能够就近、便利地获得普惠制、一站式、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着力推动工会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西樵镇“职工·家”服务中心整合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外来工维权服务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坚持维权、帮扶、服务相结合,形成“四位一体”工作体系,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信访接待、政策咨询、法律援助、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生活救助、困难帮扶等服务。党将工会服务职工工作从“节日”走访慰问、送钱送物,逐步发展成一项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的温暖工程,不断创新、深化主题、内涵和形式。

一、党工共建,扩大工会组织服务面

西樵镇总工会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建带领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努力发挥工会组织作为联系党和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广大职工群众特别是带领年轻职工群体听党话跟党走。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学习,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打牢思想根基。

通过大力发展基层民主,进一步推进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落实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一是强化企业、机关后勤事业单位工会、区域性行业性工会建设工作;二是推动非户籍常住人口融入基层治理,开展非户籍常住人员担任工联会兼职副主席的工作,实现非户籍常住人口融入基层治理全覆盖,坚持以异地务工人员为重点对象,畅通入会渠道,优化工会服务,提高入会率。

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村(社区)、工业园、行业工联会37家、机关后勤事业工会组织45家、企业工会组织235家;全镇共有31个村(社区、工业园区)开展非户籍常住人员担任工联会兼职副主席的工作,形成中心辐射带动,服务企业、职工的格局。

二、精准服务,助力职工优化就业

西樵镇“职工·家”服务中心立足引导、鼓励和培养广大职工在投身经济建设、推进企业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中塑造新形象、体现新作为,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开展劳动竞赛等方式,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积极帮助困难职工实现就业优化。

一是西樵“职工·家”发挥就业、创业指挥中心作用,由专职工作人员,提供就业救助。开展“求职家油站”项目,对求职者进行分类登记、分类帮扶。帮助困难低保待业人员就业、困难职工子女就业提供个案结对跟踪服务,对其提供工作岗位引荐、心理支持、职业技能培训、社会资源援助等服务,使其能顺利、持久的实现自身造血。这种“双结合”帮扶模式,即“撒网式”与“结对式”相结合,“输血式”与“造血式”相结合,为困难职工贴心服务,最大限度地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深得职工信赖和社会认可。2018年,共举办各类招聘会10场,入场招聘单位573间,服务职工22538人次。

二是开展劳动竞赛,提升劳动技能。西樵镇联动多个职能部门,链接各方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进一步完善劳动竞赛组织、评估、奖励等机制,提高职工参与率和收益度,激发广大职工提升技能,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建功为重点,推动竞赛沉入企业、深入班组,实现竞赛常态化,体现工会工作的精细化、个性化,努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机关服务工作、焊工、叉车、高级育婴师、中式面点师、中式烹调师等技能竞赛,吸引全镇各行各业的职工积极参与。

三、专业服务,强化职工合法权益保障

为营造良好用工环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镇总工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整合多方资源,寻求专业支撑,采取多元方式,着力打造三大服务平台,构建全方位、多渠道、全覆盖的“互联网+维权”体系,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一是法律服务平台。加强镇总工会法律服务平台建设,聘请15名专业律师担任工会特约律师,通过短信、电话、网络、实地等方式走访联系企业工会,解答法律咨询,审查修改企业规章制度;同时,由专业律师常驻西樵镇“职工·家”,为职工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打通工会维权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普法顾问平台。通过购买国龙律师事务所服务,举办“职·学堂”——和谐劳动关系精英交流会,为全镇已建工会企业就其经营及管理上的法律问题从工会的角度提供意见、建议和帮助,引导企业从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规范工资支付制度、规范员工社会保险、制定企业规章制度、加强人文关怀六大方面做好规范用工管理工作搭建交流平台。2018年,共举办“职·学堂”和谐劳动关系精英交流会2期,开展了24场普法活动,通过主动服务、依法服务、科学服务,推动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促进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三是网上维权平台。依托互联网+手段,在微信服务号等平台上设立法援留言板等模块,畅通职工反映诉求的渠道,专业律师负责跟进答复,做到100%有回复、有跟进,为符合条件的职工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2018年西樵镇外来工维权服务中心接到职工群众有关劳动争议、工伤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三来”案件530宗,问题基本妥善解决。

四、分类帮扶,深化“四季”服务品牌

“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是工会的“四季歌”,镇总工会深化品牌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在实施救助工作中,对申请特困救助的贫困职工,西樵镇总工会首先进行情况登记,然后进行调查、走访、核实,严把关口,确定需要救助的职工对象,分类进行帮扶:第一类是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生活面临严重困难,单靠自身能力无法解决生活困难的职工,通过专业的社工机构和新闻媒体呼吁全社会对他们进行关注、帮扶。第二类是家庭生活困难,生活能够勉强维持脱贫能力弱的困难职工,利用元旦、春节送温暖活动,按照常规性帮扶进行救助。第三类为家庭因其它原因导致生活比较困难,自身尚有能力脱贫的困难职工家庭,通过与技能培训,为困难职工家庭送技术、知识、信息,提高困难职工的技术水平和择业能力。

每年镇总工会深入开展“夏送清凉”活动,为高温、户外作业职工送上清凉饮料,惠及市政环卫,建筑工人等行业职工。2018年开展“金秋助学”,共有11名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子女受助,发放助学金3万元。在春节和中秋节前夕,对西樵镇困难职工进行节前慰问,传递温暖,共慰问困难职工121人次,发放慰问品、慰问金合计9.68万元。积极开展临时救助帮扶,共救助帮扶12人,发放帮扶金3.5万元。大力推动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参加互助保障职工8971人,投保金额为854855元,累计补助患病困难职工141人次,金额为246462.8元。

五、特色服务,强化工会纽带作用

为进一步搭建企业员工参与企业服务管理的全新企业员工动员体系,增强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劳资关系和谐,西樵镇开展驻企社工和“双爱双评”服务。

一是开展驻企社工项目。镇总工会、镇社工委以政府、企业合作出资形式,按照“政府扶持、社会承接、专业支撑、项目运作”的思路,在企业派驻专业社工,2015开始在蒙娜丽莎集团、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两大陶瓷企业试点。2017年延伸到了显威五金塑料有限公司和润成创展木业有限公司。驻企社工有效解决企业面临职工对企业文化、企业认同感不足;职工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职工工作压力较大,工余生活单调等问题。通过社工进入企业,进入园区,搭建起职工与企业沟通的桥梁,进一步降低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流失率,激发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保持企业经济活力。2019年,西樵镇将发布驻企社工服务指南手册,实现驻企社工工作标准化、模块化。

二是开展“双爱双评”活动。这是促进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的重要途径。2016年,西樵镇启动“双爱双评”活动,共推荐“优秀企业家”“优秀工会工作者”“优秀企业员工”候选对象180人,并利用西樵职工家、佛山电台等微信公众号为宣传载体,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深入宣传“双爱双评”典型事迹,引领企业和职工齐心协力推动西樵的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2017年,举办“双爱双评”模范人物宣讲会,通过选取5名模范人物进行事迹宣讲,推动“工匠精神”深入千企万厂,鼓励、支持企业家和职工攻坚克难、不断创新,用匠心雕琢产品,用匠心提供服务,以融洽互助的关系,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浓厚氛围,发挥示范引领效应,为职工展现才智、创优争先以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效的平台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