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带工建推进企业工会组织发展

扩大工会覆盖面,增强基层活力,是工会工作永恒的课题。如何实现这一课题的有效破解?近年来,中山市总工会在大力实施固本强基工程中,从加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出发,积极探索以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的新路子,构建党建工建互促互动的工作机制,推动了全市基层组织党的建设和工会组织建设,发挥了各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从中山以党建带工建的实践来看,坚持“党建带工建”,是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

一、深刻认识以党建带工建是新形势下推进企业工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企业工会是工会组织体制中最基本的组织单位,直接面对职工群众,直接面对复杂的劳动关系,是工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实践表明,加强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可以充分发挥联系群众的优势,协调劳动关系,特别是协调化解劳资纠纷和利益分配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可以密切党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防止境外敌对势力妄图从职工队伍和工会组织打开缺口,最终达到颠覆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阴谋,从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可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而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党建带工建”抓好企业工会建设,是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保证工会组织始终坚持正确发展方向的客观要求。党组织与工会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党离不开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的支持,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需要党的领导。坚持以“党建带工建”.进一步加强企业工会建设,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群众组织到工会中来,是党对工会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新形势下搞好工会建设的关键。实践充分证明,坚持“党建带工建”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工会建设的有效工作机制,对于推动企业工会组织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勇于尝试,不断开拓企业工会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中山市各级工会紧跟形势发展的需要,主动争取党政支持,不断开拓企业工会工作新局面。

1、重心转移。在企业组建工会中,工作重心应放在哪里。过去,是着眼于城市,侧重于国有集体企业,而随着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尤其是1998年掀起新一轮改革以后,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在各镇区蓬勃发展。为此,我市从实际出发,迅速把工会组建重点从城市转向农村,从国有集体企业转向非公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在非公企业组建工会的力度。在市委的支持下,我们不断创新工会组建模式、简化会员人会手续,并提出了“有一家纳税企业,就组建一家工会,签订一份劳动合同,就发展一名工会会员”,大大提高了工会组建率和会员入会率。近两年,随着组建范围的拓宽和组建力度的加大,工会组建的重点又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在摸清行业的基本情况后,我市建立了西区汽车销售、东区美容美发、南朗饮食行业工会联合会,并逐步向物流、旅游、建筑、灯饰、拍卖等行业推进。目前,各镇区已全面掀起组建行业工联会的热潮。市总工会在今年的镇区工委会工作考核方案中,将组建行业工联会和外企工会组建工作单列出来评奖,并提出今年内实现外商投资企业工会组建率超过60%的目标。通过这几年组建工作重心的转移,基层工会数从1999年底的l()50家提高到10156家,工会会员数从105197人提高到近70万人。由此看来,实现组建工作重心转移,就为企业组建工会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使企业工会组建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思路转变。虽然我市工会组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这些已经组建起来的工会组织中,有相当部分作用发挥不理想,有的甚至形同虚设。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组建工会只是基础,发挥作用才是目的。因此,我们在加强企业工会建设中探索出建会、建制、建家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做到组建工会和发挥作用两手同时抓。一是完善和规范企业工会组织领导体制,在企业工会组建过程中坚持“六同时”,即工会委员会、经审委员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劳动保护监督委员会、工会法律监督委员会和女职工委员会同时成立,使工会组织机构得到健全。二是巩固和健全转制企业工会组织。根据转制企业属地管理的实际,市总工会与市体改委联合发文,规定转制企业工会不能撤并,先由市总工会接收,再转到属地镇区工委会,有效防止了转制企业工会组织的流失。三是制定基础工作标准。要求做到档案健全,职责上墙,使企业工会工作更规范。四是规范维权机制建设。主要是抓好职代会、厂务公开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为主要形式的维权机制建设。五是开展三年创建活动,从2004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开展“六好工委会”、“六好工联会”和“职工之家”创建活动,使企业工会建设成组织健全、维权到位、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市总工会在抓建会、建制、建家的过程中,破除了行政化、机关化,坚持深入基层,实施面对面的指导。市、镇、村三级工会做到级级抓典型,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激活了基层工会的活力。预计到今年底,全市将超过80%的基层工会成为合格“职工之家”。

3、方式转换。在开展企业工会组建和促进作用发挥上,我们不再局限于单个企业进行,而是注重发挥镇党委、工会和村党支部、工联会的替代作用。我们在全市206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了由工会代表、企业代表和职工代表三方人员组成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协调企业劳动关系,化解劳资矛盾,替代企业工会行使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我们在镇村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大胆创新镇区技能竞赛预赛制度。今年内,预计有一半以上镇区举办技术运动会,进一步掀起广大职工学技术、比技能的热潮。我们在职工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宿舍区建设员工文化广场,配备培训室、阅览室、影视室、文体活动室等。我们还在镇区经常开展职工篮球赛、卡拉oK赛和职工文艺晚会,并以工人文化宫为龙头,送戏送书下企业、下工业园区,带动职工业余文化活动的开展,不断满足广大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目标转向。在企业工会工作目标上,我们引导企业彻底摒弃计划经济年代工会热衷于“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偏重员工福利的价值取向,在新的历史时期注重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会工作,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调动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把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引导到为企业健康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上来。在最近召开的全市党建带工建联席会议上,市总工会提出在全市广泛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政府每两年表彰一批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此外,市总工会目前正在对全市百万劳动者的文化和技能状况进行专题调研,制定出长短结合、多渠道、形式多样的三年培训规划,为实现中山“十一五”规划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证。

三、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以党建带工建长效机制

1、制度创新。为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中山市委审时度势将党建带工建作为党的组织建设的一项制度确定下来。市委书记崔国潮、市长陈根楷、市委副书记李启红经常过问和了解工会工作情况,定期与市总工会领导班子研究工作,听取汇报,参与重点工作的检查和相关活动等,切实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突出问题,帮助工会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工会工作正常开展。市委为镇区工会解决了工会专干的编制问题,并将工会各项工作量化为具体指标,纳入《中山市镇区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方案》。明确各镇区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群副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各镇区党委也相应将工会工作纳入村一级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方案,在原有责任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市、镇、村三级领导工会工作的制度建设。今年市委成立的非公党建督导组,也将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纳入督导范围,集中人力物力,用一年时间对非公企业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进行调研分析和督促指导,使党工组织共建互促,共同拓宽党建、工建领域。

2、体制创新。为了给企业党工组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市委建立“以党建带工建”联席会议制度,努力构建“党建带工建”工作大格局。联席会议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建立起定期研究和信息交流制度。各成员单位结合自身职责通力合作,大力促进工会组建工作。宣传部指导和督促新闻媒体加强对党建带工建工作的宣传报道,对于长期不依法组建工会的企业,予以曝光;劳动保障局依法督促企业成立工会,支持员工参加工会组织;统战、工商联、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等部门积极做好企业主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企业主守法经营、依法建会。各镇区都参照市的做法,构建“党建带工建”工作大格局,促进了企业工会组建工作长抓不懈。

3、机制创新。党建带工建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关键在于工会工作是否充分体现党的意志和《工会法》的要求,既积极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又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增强党工共建的协调性,中山市在以党建带工建实践中,始终坚持“三合”、“三分”的工作机制。“三合”是:工作规划合起来研究、工作任务合起来部署、发挥作用形成合力。“三分”是:组织生活分头进行、组织发展分头研究、业务指导分头实施。同时,要努力做到“三共”,找准党工共建的结合点。第一,要实行资源共享。建立一支符合企业实际的高效、精干的党和工会的人才队伍,在人才资源上共享;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活动阵地,如党员活动室和“职工之家”等共同使用:党工组织加强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在信息资源上共享,促进党工工作联动发展。第二,要实行组织共建。实行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和工会负责人交叉任职,党支部书记(或副书记)可兼任工会主席,党组织的成员可兼任工会的领导和骨干。党工组织要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大力提高企业党工组织的覆盖率,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好思想政治核心作用,增强工会组织的活力,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共同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服务。第三,要实行工作共抓。党工组织既要按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又要工作互动和活动互融,党组织与工会组织要注意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企业需要、经营者认同、党员欢迎、职工拥护的活动。

以党建带工建只有植根于企业、植根于职工才有长远的生命力,否则只能是短期的。我市在开展“以党建带工建”的实践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总体覆盖率仍有待提高,部分非公企业主对开展党工组织建设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不足、部分非公企业党工组织缺人才、少经费、无阵地、软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等。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必须注意:一是要始终把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开展“以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的一条主线,贯穿整个工作始终。二是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以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是市、镇、村都要加强领导,积极发挥以党建带工建的主导作用、党工共建的互动作用,全市上下真正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四是加强资源整合,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建立必要的工作机构和创新工作制度,促使党工建设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促进,把“以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