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以人为本理念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全国构建和谐社会、全省构建和谐广东的鼓角声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已不仅是一个必须认真思考、真正弄通的新课题,而且是一项事关大局、不能等待的新工程。

一、以人为本与劳动关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论,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概括、新发展。

以人为本理念深刻地揭示了人在社会和国家中的本原地位和主体地位:先有人民而后有社会和国家,没有人民就没有社会和国家。遵循以人为本理念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三个文明”建设,最根本的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真正落实到宪法和法律载明的广大人民本应享有的物质利益、政治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同时更有效地引导广大人民为实现自己合法权益而诚实劳动、多作贡献,切实履行相应的法定义务。

站在以人为本的立场上重新认识劳动关系,就能看明白,企业主是人、管理者、经营者也是人,一线生产者和勤杂工同样是人,大家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享有宪法确认的平等地位。他们作为人的权利、地位和尊严,决不因劳资关系的建立而有所改变。按照以人为本精神,劳资双方起码都要做到:彼此以人相待、以平等公民相待,彼此承认和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

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立足点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维护劳动劳资双方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程必须有稳固的立足点。

第一,立足于全国、全省的大局,乘势而上。在全国、全省构建和谐的新形势下,借助大局的强大准动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可以获得“顺水推舟”的助力,又可以为构建全局的和谐做出贡献。

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大局看,私有企业里的劳方,是工人阶级主力军中的一支新军,是党的阶级基础的新基层。资方是新的社会阶层之一,是党的群众基础的新基石。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巩固并增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需要。

第二,立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增强企业的生存、发展活力为目标。企业以生存、能发展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中最有决定性的因素是人才。一位著名企业实说得好:“员工是公司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生存、发展需要留住人才,要留住人才必先留住人心。为了留住人心、人才,不能没有利益的和谐与感情的和谐,而构建劳资和谐正是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两者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

第三,立足于以人为本,确立做人、待人的底线。做人的底线就是人性,做一个合格的人必须保持人性。人性的基础是良心,做人、待。人、做事都有良心、讲良心。在劳动关系中确立做人、待人的底线,要求劳资双方都要保持人性、保持良心。

待人的底线有二。一是道德底线。古人能做到“已不所欲,勿施于人”,比古人文明进步得多的现代人,更应该做到。二是法律底线,国家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劳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中的有关规定,都是劳资双方做人、待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底线。不论劳动力市场的行情怎样,不论获利的冲动多么强烈,不论追讨工资的诉求多么迫切,都没有理由、没有权力突破这条底线。

第四,立足于知法、守法,以国家法律为规范、为准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国家的根本大法对公民的权利、义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劳动法律法规对劳资双方的权利义务都有了明确规定。在市场经济中,劳资双方作为两个不可分离的市场主体,各有自己的利益追求;构建和谐是为了尽量减少磨擦、纠纷,尽量防止不幸事件发生。最基本的办法是引导劳资双方都学法、知法、守法,以法律为规范约束自己的夺利冲动或感情冲动,以法律为准绳去思考和判断是非。

三、现实的通往和谐之路

中国工会集三大社会角色于一身,同时担当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角色,国家政权的社会支柱角色,工薪劳动群众合法权益代表者、维护者角色。正是这三大角色赋予工会的各项职能、各项工作,都饱含促进和谐的功能。长期以来,各级工会一贯为保持和增进党、政府同职工群众之问的和谐不懈努力,取得了党、政府、职工群众都满意的成绩,并将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广东的伟业中,有更多的建树。

(一)循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之路走向和谐。厂务公开,体现了雇员们的知情权,是走向和谐的第一步。民主管理体现了雇员们的参与权、监督权,是走向和谐的第二步。尽管厂务公开、民主管理本身还有待进一步落实并向广度、深度推进,但既然有了第一步、第二步,就可以有第三步、第四步、第…步,如果把四大立足点融人其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一个劳资携手并进的“和谐之家”,将渐行渐近。

(二)紧接党建带工建之路的终点,以四大

立足点为器材,铺设通往和谐的新路段。要“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凝聚力的核心是有效维权,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但如果只讲“切实维权”,一些不太开明的老板可能感到刺耳,因而降低热心支持组建工作的温度。如果在后面加上“构建和谐,促企业兴旺”之类的话,让他们知道组建工会是劳资两利的好事,这也许可以让他们容易接受一些。

(三)以“双爱双评”为起点,向“和谐之家”推进。“双爱”要求劳资双方互相关爱。真心的关爱是人性之美,是构建和谐的感情基础。真爱孕育和谐,和谐需要真爱。要真正做到爱心换爱心,关键是作为劳资关系的强势方、主导方的资方,衷心接受、奉行以人为本、平等、公平、互助等理念,依法落实劳方的合法权益,以此唤起劳方的心灵共鸣与回报之心,由此产生爱的互动,进而形成事实上的“双爱”与和谐。

(四)通过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促进和谐。三方要就遵循以人为本导向、紧跟构建和谐广东这个大前提达成共识。工会在坚持维护雇员群体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兼顾雇主的合法权益。谈情况、讲问题、提建议、表态度都紧扣劳资和谐、促进企业生存发展这个目标。企业

主协会站在维护雇主合法权益的立场上,承认并兼顾雇员群体的合法权益。劳动行政部门站稳执法者的立场,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构建和谐促进企业生存发展为目标,以

公平、公正的态度,有法必依的精神,调节工会方、企业协会方的诉求,经过反复磋商达成一致的协议,并力促其落实。

(五)努力发挥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的和谐功能。联席会议是政府依靠工人阶级、工会发挥支柱作用和源头维权的工作平台,其本身就饱含着构建和谐的功能。当前,工会和政府都在遵循以人为本导向、构建和谐广东的大前提下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因而比较容易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项新工程上求得共识并互相支持。为了使会议开得更有成效,从工会方面看,关键在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更能引起政府重视、更利于政府采纳的议题。为此,需要紧紧把握四大立足点,同时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大局(全国、全省)、中局(本市、本县)、小局(当地劳资关系)相结合;二是地方利益、劳方合法权益、资方合法权益相结合;三是事实、道理、法律相结合;务求会议形成的《纪要》能体现大局的要求、各方的利益,利于各方接受,便于贯彻落实。

(六)基层工会要在当好雇员合法权益代表者、维护者的前提下,主动兼任雇主真诚合作伙伴的新角色。要把依法维权同支持雇主的合法权益结合起来,把构建和谐同促进企业生存发展结合起来,藉以不断推进劳资之间的利益和谐、感情和谐,不断推进劳动法律法规的落实,落实到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厂规厂法等的文字内容之中,落实到人的思维、态度与行为之中。

遵循以人为本总导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这是大势所趋、大局所系、大众所望的新事、好事、实事,是工会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的新课题、新工程。潜心探索,精心设计,稳步实施,不躁不懈,持之以恒,必能成事。

(作者系原肇庆市总工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