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机遇 迎接新挑战
——2006—2007年广州市工会工作分析与预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全国人民的伟大愿望和伟大事业。无论改革开放怎样深化,经济社会怎么变化,我们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广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只有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进一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进而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地位。
2004—2005年广州市工会工作回顾与评价
在劳动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尤其重要而迫切。广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多,职工人数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劳动纠纷案件多。所以,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依法维权的作用,对于维护职工队伍团结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2004—2005年,广州市各级工会按照市总工会的工作部署,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通过组织体制创新、思想观念调整、工作方法提升等手段,整合工作资源,着力构筑维权工作、组织建设、教育激励等三个机制,把“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落到实处,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新思路,进行了新探索,促进了各项工作,为构建和谐新广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推动多层次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立,进一步加大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力度
2004—2005年,广州市总工会积极做好参与地方立法、制定政策工作。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草案)》、《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办法》、《广东省企业工资支付条例(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草案)》、《广东省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权益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等18项法律法规及地方政策的修订工作,积极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会法》执法调研组对广州的检查,充分反映广州市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合理要求和心声。根据困难企业退休职工参加医保难的问题,深入基层、企业进行广泛的调查,掌握实际情况,及时准确地在市人大提出有关议案,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促使困难企业退休职工进医保难的问题妥善解决。为缓解工作节奏加快给女职工带来的各方面压力,与有关培训机构在联合举办了“心理保健专业技能培训班”;在促进再就业工作中,实施“星光再就业计划”,开展经络培训,探索培训、考证、推荐就业一条龙服务的工作新路子。还协助市房管部门草拟“广州市解决城镇双特困户住房的实施方案”,并直接参与廉租住房的分配。
三方协商机制建立取得重大进展。召开两次三方协商工作会议,通过了《广州市贯彻落实(集体合同规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建立和完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加强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意见》,推动了广州市集体合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开展。以三方协商机制的名义,召开了“广州市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会议”,对政府主动,工会主导,企业为主体共同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市总工会从切实保障职工生活水平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要求出发,通过一系列的调研论证,在三方会议中陈述了广州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适宜选择省标一类的理由和依据,使三方达成共识,促成了这一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在2004年12月1日实施。这次三方协商引起各大媒体的高度重视,使工会代表职工利益的独立身份在社会广为传播。各区、县级市工会也加强了三方的沟通与协调,切实解决本地区劳动关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在荔湾区、越秀区的多条街道进行调研,积极地研究和探索区域性、行业性职代会工作。认真落实职代会各项职权,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和经济权益得到较好的保障。广州市继续推进以职代会为载体的厂务公开制度,使其朝着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一批单位把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到厂务公开工作,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全市共有1198家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和2021家事业单位推行了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占应推行单位的100%;有超过1.6万家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占已建工会的非公有制企业81.6%。厂务公开制度在加强企事业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促进生产经营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市总工会还对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实现的形式和途径进行了探索,总结推广一批较好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
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工作向以覆盖全员为目标的方向发展。在努力提高建制率同时,提高集体合同的质量和效果。各级工会把平等协商集体合同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抓紧抓好,抓出成绩。全市已有超过3.3万多家企业建立了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覆盖职工超过103万多人;签订区域性集体合同1090份,覆盖企业超过2.4万多家,职工39万多人;行业(集团)集体合同314份,覆盖企业6951家,职工12万多人;专项集体协议3857份,覆盖企业2.1万家,职工17万多人。在加强对职工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业务能力培训同时,筹建广州市工会工资集体协商顾问团,选聘一批懂法律、财经、劳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专家,为各级工会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市职工法律援助处接待处瑚劳动关系、社会保险、损害赔偿等方面的法律咨询2046宗,为277名持有《广州市工会职丁特困证》的特困职工核发《广州市法律援助证》。按“三不放过”原则,参与查处“海珠城广场坍塌”等重大伤亡事故113宗。各级工会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加强对劳动纠纷的协调和处理,使大量的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抓维权工作的落实,各级工会普遍增强了依法治会、依法维权的能力和水平。
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步推进基层工会组建
坚持在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中,把加强基层工会建设,发挥基层工会组织作用,最大限度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各级工会继续把新建企业工会组建作为工作重点,坚持“以属地为原则,以组建工会联合会为主要形式”的建会思路,积极探索多种新型的建会形式。如经多方努力,建立了广州本田汽车开发区配套企业联谊活动制度,进一步推动了该部分企业的工会组建进度;在世贸中心取得整栋商业写字楼组建工会模式的突破;在广东移动通信广州分公司组建劳务工工会工作也有良好的开端。为解决出租车司机、保险从业人员的人会以及会籍管理问题,市总工会先后到市交通系统、保险公司等企业的工会进行了调研,分析基本分散独立工作职工人会难的症结,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通过党建带工建,全会抓组建,不断将组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及时指导做好区划合并的工会关系协调,做好新区工会的组建工作。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召开“以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工作会议,对坚持和发展“党工共建”格局,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会组织建设作出重要部署。召开工会组建工作会议,对全市各区、县级市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工作考核情况进行通报,对做好工会的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下发了指导意见。抓住重点突破,与市台办联合召开台资企业工会组建现场会,全市台资企业已有403家企业建立了工会,发展会员8.3万多人。在广州5家世界500强跨国投资企业和28家拥有1000人以上的企业组建了工会。工会组建工作措施得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效果显著。2005年较好地完成了工会组建任务,全市基层工会组织超过2.6万个,比上年增长58.8%;基层工会覆盖法人单位超过8.3万家,比上年增长89.9%;工会会员数超过158万人,比上年增长36.3%。
三、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和“创争”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一是通过举办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展等活动,推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2005年,举办了首届“广州市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成果展”,121个单位223项具行业特色和群众性、技术性、科学性、创新性的项目参展,扩大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影响。组织广州市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举行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Qc小组成果发布会,组织参加省十项重点工程竞赛活动,推动各行各业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展技术练兵、技术创新活动,提高职工业务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全市有548家企业29393个工会小组,近25万多人踊跃参与“安康杯”劳动竞赛活动,一批企业分别获得全国和省的奖励。2004年全市有两个单位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5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8人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评选出钟南山等20人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通过省、市领导接见、迎送,主流媒体大力宣传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劳模、尊重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使劳模的优秀品格成为激励全市职工积极投身现代化大都市建设的精神动力。
二是通过开展“创争”活动,推进职工素质教育。各级工会把“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作为职工素质工程抓好抓落实;具有特色的“女职工素质自我达标活动”逐步铺开。通过建立机构,成立了广州市“创争”活动领导小组;制定规范,发出开展“创争”活动的实施意见、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奖励方案;开展活动,举办了3期“创争”活动培训班,召开了“创争”活动现场推进会,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树立典型,宣传全国先进单位地税局、优秀个人地铁员工张重阳等;使广大职工终身学习的理念在不断巩固,增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在进一步形成。
三是通过成功举办广州市第六届职工运动会,推进职工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有102个代表团1119支队伍,7793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运动会17个大项、74个小项的比赛。广州电视台对开幕式进行了现场直播,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传媒进行了报道。本届职工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对广州市的职工体育工作和职工精神风貌,是一次大检阅和大展示,有力地推动了全市职工体育事业和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广州工人阶级的风采和各级工会组织的良好形象。同时,通过成立广州市职工文体协会,整合职工文化体育资源,推动全市职工文化体育工作新发展。通过举办“都市热浪”企业文化广场展演活动、广州市首次民营企业职工运动会等一系列活动,向社会展示了当今广州市各行业的企业形象以及职工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风貌。
四是通过开办主席讲坛、专家讲坛,提高职工教育的层次。2005年开设广州市职工教育的“专家讲坛”、“主席讲坛”两个系列,邀请市总工会主席和部分专家学者担任主讲,针对当前工会工作和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和讲解,全年共举办《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动关系与工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加强工会工作》等4期讲座,讲座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实用性受到基层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的欢迎。
四、通过广州市职工济难基金会成立十周年系列活动,努力为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
广州市职工济难基金会作为工会实施送温暖工程的载体推动了广州市工会职工保障工作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十年来,基金会先后五次发动筹款活动,得到广大职工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成立至今,基金会共发出救助金1111.5万元,救助生活困难职工53240户次,受救助家庭户内人口158004人次。广州市总工会被全国总工会评为“实施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广州市女职工安康互助保障计划”和“广州市职工特种重病互助医疗保障计划”参加的职工达60万人,至2005年底止,两项互助保障计划累计补助患病职工2688人,发放补助金额3634万元。两项互助保障计划缓解了患病职工的困难,同时又成为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补充。2005年,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第一书记孙春兰视察广州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对广州市工会的帮扶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根据省总工会开展“有困难找工会”活动的精神,结合广州实际情况,市总工会通过各种措施开展“情暖职工心”活动,大力支持区、县级市帮扶中心的建设,为困难职工提供生活救助、指导低保、帮助就业、政策咨询等服务。通过帮扶中心、工会的直属企事业单位、工会工作站作为工会服务工作的基地,通过工会干部、社区工会协理员作为基本队伍,通过提供优惠或免费法律咨询、娱乐活动、技能培训等服务,扩大了工会在企业和职工包括外来务工者中的影响。开展“关注健康、扶贫助困”活动,与市劳动模范协会和广州医药集团共同建立“广州市职工安康咨询服务部”,设置“职工安康服务快车”,向职工群众提供医疗咨询指导、义诊、为困难职工送医送药到家门等服务。针对一些有国外背景的“民间”组织在我市开展一些面对职工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免费劳动安全培训、法律支持等服务,插手劳资关系问题,市总积极开展面对外来工的维权服务和权益宣传。市总女职委开展了送教育、送健康及职业卫生劳动安全的宣传推广活动;成立“提高女职工综合素质讲师团”,免费为基层一线女职工特别是外来女职工讲课,推进“女职工素质自我达标”活动的深入。
同时,认真做好职工来信、来访和来电咨询、投诉工作。两年来,市总工会共接待处理职工来信来访来电19355件,其中来信3404件、来访8084人次(件)、接听电话7867个。市职工法律援助处免费解答和处理各类法律咨询2328宗。全市社区工会协理员共指导帮助11487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各级工会都本着认真热忱的态度,为职工办实事送温暖做了大量的工作,帮助职工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
2006—2007年广州市工会工作发展趋势分析和预测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指引下,我市正步人全面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新阶段。我们只有适应形势的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工会工作的科学定位;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认真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各级工会将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
“十一五”规划描绘了我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吹响了动员广大职工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号角,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作贡献,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各级工会将着眼于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和职工的期望,围绕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做好安全生产、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建功立业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工会建功立业的工作载体与机制。同时,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为主题的职工素质工程也将作为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任务得到进一步推进。
二、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将成为建立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长效机制的着力方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经济关系、劳动关系以及职工队伍内部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适应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的新变化,健全和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切实做到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是亟需各级工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重大课题。各级工会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完善在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的重要批示,着力建立和完善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长效机制,努力把维权机制建设好、完善好,并通过加大源头参与力度,积极参与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的监督;指导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代表职工与企业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建立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把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实现好、维护好。
三、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将是今后工会做好维权工作的重中之重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而涌现出来的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已成为我市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作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普遍收入低下,权益缺失,基本享受不到社会公共资源,也是目前倍受关注的群体之一。2006年初,中央领导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高度,作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批示,对工会如何进一步履行维权职责提出明确要求。全国总工会随后也作出部署,明确要求各级工会要叫响“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肩负党的重托,各级工会将在充分认识当前维护农民工权益艰巨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贯彻落实“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方针,不断开拓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新局面,通过推进自身改革与建设,努力改进工作方式和作风,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扩大工会在农民工当中的影响,不断增强农民工的工人阶级意识和工会意识,从而真正把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维护权益靠工会的工作落到实处。
四、最大限度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任务依然艰巨
随着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职工人数不断增加,使工会组建工作不断迎来新的挑战。在一些没有工会组织的企业里,职工的合法权益常常得不到有效的维护,致使不少企业劳资关系紧张,影响了职工队伍稳定和企业自身发展。站在工会组建新的起点上,不断把非公经济单位的职工和农民工凝聚到工会组织中来,依然是工会组建工作永恒的主题。在工作机制上,将继续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会组建格局;在组织领导体制上,将在条件成熟的乡镇(街道)建立地方一级总工会,建立乡镇(街道)工会、社区工会、企业工会“小三级”工会组织网络;在组建模式上,将改变传统的依托单位建立工会的单一组建模式,采取灵活多样方式,建立多种形式的工会联合会或基层工会,并在一些行业取得突破。
五、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将是工会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一方面,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资本的需求十分强烈,迫切需要外资、民间资本的大量注入;另一方面,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状况难以避免,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已经形成和发展,但劳动法律的不完善给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带来新挑战。工会作为劳动关系的产物,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建立规范有序、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的重任,随着今后《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工会在协调劳动关系,调处劳资纠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明显。
2006—2007年广州市工会工作 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广州的发展已站在新的起点上,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全面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的任务十分繁重。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大都市的新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2006—2007年广州市工会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落到实处,围绕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完善工会维权机制,继续构筑维权工作、组织建设、教育激励三个体系,建设好快速反应、社会参与、职工服务三个机制,不断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一、加强职工素质建设,为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建功立业
1、要不断提高广大职工自身素质,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认真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建功立业的决议》,在大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动改革开放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要通过开展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
2、要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动员广大职工在本职工作中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完善自我;要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创争”工作要坚持从各单位实际出发,以培养造就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为重点,努力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广州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创争”活动的重心应放在基层,放在创建学习型班组、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上。要创新活动载体,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建立完善我市职工技能实训基地,推动职工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一体化,鼓励和引导职工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培养高技能领头人并发挥其作用。
3、要在广大职工中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要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在企业或行业间开展以节能降耗、健康安全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要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卫生技术及预防事故和各种职业危害的能力,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监督检查,筑牢企业安全防线。要把开展岗位安全自查活动和无尘毒泄漏竞赛活动作为劳动竞赛的主要内容来抓,以竞赛夯实安全基础工作。
4、以评选表彰劳模为契机,推进劳动竞赛、建功立业。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培养劳模、选树劳模、表彰劳模、关心劳模的工作机制,把劳模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动员广大职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立足岗位,争创一流业绩,为建设现代化广州做出贡献。
二、继续推进构筑三个体系,全面提升工会工作水平
1、在维权工作体系方面,要认真落实全总《关于加强协调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拓宽维权途径、创新维权载体、完善维权方式、增强维权实效。要把加强劳动合同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工作作为主要着力点,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要将加强职代会建设作为重要切入点,建立健全职工民主管理制度。要完善拓宽社会参与机制,代表职工参与有关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推动完善与政府的联席会议及三方协商机制的落实。要建立健全劳动争议预防调处机制,力争将劳动争议和群体性事件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要防范和应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民间组织”插手我市职工群体性事件和工会事务。要全面开展“情暖职工心”活动,加大对困难职工群体的帮扶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困难职工就业、就医和子女就学难。要努力组织好“送
温暖”、“金秋助学”等活动。要站在战略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农民工维权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进一步深人开展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主题内容的“春风行动”。切切实实从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出发,通过扎实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几项重点工作,叫响“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的口号。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帮助农民工追讨欠薪,督促用人单位落实清欠责任,建立预防和解决拖欠工资的长效机制;要发挥“广州市总工会进城务工人员权益咨询服务部”的作用,通过举行劳动政策法规大型咨询活动,大力开展法律援助;要积极开展为农民工送温暖活动,多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做好职业安全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改善农民工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保障农民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广大农民工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
2、在组织建设体系方面,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放在企业。对于企业工会,要通过“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建设“职工之家”等活动,在加强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中发挥工会的作用。要把非公企业工会的组建和规范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继续推进外商投资企业建会工作。要对组建行业工会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充分认识,积极探索成立地区性行业工会,准确、有效地代表同行业职工对其利益的诉求。要积极探索解决农民工和劳务派遣职工入会的问题。要继续推进职工之家的建设,继续开展并创新非公企业“双爱双评”和“关爱员工、实现双赢”活动。企业工会要加强包括制度建设在内的基础性工作,履行好工会的职责。要探索基层工会干部专业化、社会化的问题,研究完善工会协理员的做法。要在职工人数较多的中心镇建立镇总工会的试点工作。“党建带工建”工作既要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又要扎扎实实、稳步推进,坚决防止出现组织前建后散、制度画饼充饥的现象,要让职工真正感受到工会工作的效果,真正赢得职工的支持和信赖。
3、在教育激励体系方面,要进一步加强职工队伍的素质建设。要继续办好“主席讲坛”和“专家讲坛”,打造广州职工教育的品牌。加强职工理想信念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要广泛开展适应市场需求、符合企业实际、体现职工价值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活动。继续建立完善技能竞赛、成果展示、考核评估、技能鉴定、经费保障、表彰激励等一系列激励制度。扎实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努力加强三个机制建设,保证工会作用有效发挥
1、要继续强化工会宣传,通过工会新闻发言人及时准确向社会表达工会的声音;通过新闻策划更主动地宣传工会工作和工人阶级;通过“五一新闻奖”鼓励新闻媒体深化工会报道。要继续强化完善工会信息系统,凡涉及广州工会、职工的事工会都能做到快速反应。
2、要继续充分利用工会在人大、政协以及社会各种组织中的位置,通过市总工会和各级工会组织,选派优秀的工会干部或积极分子,积极参与社会各种活动,包括经济发展、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各种活动,并在其中发挥作用,扩大影响、争取资源、树立形象。
3、要充分利用工会的各种服务机构,提高服务水平,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群众提供良好的服务。除了从工会的自有资源中加强配置外,还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通过各种形式如提供优惠或免费法律咨询、娱乐活动、技能培训等服务,扩大工会在企业、职工和农民工中的影响。
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在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能力
1、要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工会干部素质在促进构建和谐新广州和协调劳动关系中的极端重要性,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动力,强化对职工的感情、对事业的热情、对创新的激情,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群众意识,牢固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的思想基础,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时刻保持同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要针对基层工会干部调整力度大、新建工会组织多的客观实际,以“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协调劳动关系专家”为要求,造就一支“具有较高判断形势能力、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服务大局能力、依法办事能力”的工会干部队伍,以实现工会工作专业化、工会干部专家化为目标,投入时间、经费和力量,采取层层培训的方法,使工会干部的素质能力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真正成为促进构建和谐新广州的骨干力量。
2、要加强工会的社会资源利用。工会职责效能的提高,不仅在于自身作用的发挥,还要广泛运用、协调社会各方资源,形成社会合力维权的机制。要充分发挥党对工会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以及政府大力支持这一独特优势,工会工作要及时向党委汇报,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要通过人大、政协等渠道,加强职工利益诉求的表达;要配合人大、和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执法监督检查;要加强与宣传媒体协作,塑造良好的维权环境和工会维权形象;要注重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沟通,争取工会工作得到各方支持;要通过聘请法律专家、招聘志愿者等各种方式和途径,提高工会工作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要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和新时期工会理论政策研究,增强工会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不断推动工会的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
(作者单位:广州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