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外来务工人员生存和发展状况调查
一、前言
为全面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在广州的生存和发展状况,2003年9月至12月,广州市总工会宣教部就外来务工人员(以下简称“外来工”)的生活、工作和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市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工种的外来工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此基础上,并结合部分基层工会反映的外来工情况,形成了对我市外来工生存和发展状况的一些初步分析和评价,提出了一些进一步加强外来工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750份,回收问卷721份,有效问卷为713份,有效回收率为95.07%。调查涉及的单位为广州市各区、县级市民营企业及部分市属企业。本次调查样本构成如下:
——性别:男性,占64.24%;女性,占35.76%。
——年龄:20岁以下,占6.87%;20—25岁,占40.95%;25—30岁,占34.50%;35岁以上,占17.68%。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占5.75%;共青团员,占47.69%;民主党派成员,占2.10%;未加入任何党派,占44.46%。
一一工作单位性质:国有企业,占34.08%;私营企业,占33.38%;外资企业,占20.90%;乡镇企业,占1.40%;其他企业,占10.24%。
二、调查情况分析
外来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自身存在的普遍特征在本次调查中得到体现:
(一)基本情况
1、来自全国各地,本省边远山区和临近劳动力输出大省居多。
调研发现,被调查者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主要集中在两湖、两广和四川、江西等省份,其中来自广东省的最多,占总数的32.26%。来自广东省内的外来工主要集中在粤西、粤北等贫困山区。临近本省的湖南、湖北、广西、四川等省份仍然是向广东省输出劳动力的主要省份,分别占总人数的17.25%、8.98%、8.70%、7.15%,与广东省外来流动人口总体状况基本一致。
2、年龄结构轻,以20—30岁为主。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1),75.45%的外来工处于20—30岁这个年龄段,17.68%的外来工年龄在35岁以上,而20岁以下的外来工只有6.87%。由此可见,广州市的外来工以青壮年为主,大多数为20—30岁的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能够胜任劳动强度大、繁重艰苦的体力劳动,可以放弃个人休息从事加班,而且适应性和可塑性相对较强,因此是企业招工的首选.从报纸和街头张贴的招聘广告分析,几乎所有的招聘均有年龄要求,将年龄较大的排除在外。通常企业招工的年龄上限是40岁。
表1、广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年龄结构表
3、文化程度与本地人相比整体偏低,但来广州后有所提高。
从被调查者目前的文凭来看(见表2),初中文凭占36.75%,居首位,其次为高中,占24.40%,技校、大专、本科学历分别为22.16%、8.56%、6.17%,小学以下学历者13人,占1.82%,研究生1人,占0.14%。数据显示,外来工中62.97%的人只有高中以下学历,其文化程度整体偏低,远远不及广州本地人,在竞争中处于弱势。
本次调查还对外来工初来广东时的文化程度进行了调查,通过两个结果对比显示,来广州后,其中有8人新获得本科学历,48人学历有提高,占总人数6.73%,说明部分外来工已经意识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表2、广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学历对照表
(二)就业倾向和状况
1、在广东打工时间较长,打工创业首选广州、深圳。广东对外来工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多数外来工对广东的就业环境和发展前景给予肯定并长期在广东打工。在接受调查的外来工中,有40.25%的外来工来广东工作已经5年以上,30.43%的在3—4年之间,只有8.98%的不满1年。调查中在被问及打工经历中,哪个城市的创业环境最好时,有62.13%的外来工选择了广州;居第二的是深圳,得票率为16.13%;第三位是珠海。
2、缺乏技术,以普通工人为主。
由于外来工中多数人只接受过初高中教育,缺乏生产技术和技能,因此有多数人(51.33%)只是普通工人,主要从事一些简单的、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调查中可以看出,文化程度与从事的工种有着密切的关系。拥有大专学历的外来工90%以上是技工、专业技工或管理人员,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45位外来工中,只有2人是普通工人。
3、学技术、赚钱、开眼界是外出打工的主要目的,学技术、开眼界成为打工的主要收获。
外来工外出打工的目的理性而明确,7Z.61%的外来工外出打工主要是为了学技术,而把赚钱和开眼界作为外出打工主要目的分别为55.47%和49.50%,只有23.33%的外来工认为外出打工是为了发挥才干。
打工生涯带来的收获的不仅仅是金钱,更为重要的是技术和见识。82.74%的外来工打工的主要收获是学习技术,54.74%的认为是开拓眼界,仅有38.74%的认为是赚钱。
4、注重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希望通过自身努力适应岗位要求。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开始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提升自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程度高。有25.83%的外来工认为开展科技技能培训是自己目前最需要的服务,在供选的六个项目中排第二位,可见,外来工已逐渐意识到竞争的残酷,渴望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技术素质,提高生存和竞争的本领,得到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2)自觉性增强。外来工的业余时间较少,但仍有13.51.%的外来工把学习培训作为自己业余时间主要从事的活动,利用有限的业余时间“充电”,其参与程度仅次于消遣性活动而居第二。
(3)途径增多。
阅读仍然是重要途径。调查数据显示,51.‘75%的外来工有阅读爱好,认为一般的为41.65%,只有6.59%的外来工无阅读爱好。
网络作用增强。调查显示,42.64%的外来工开始上网,他们中有10.52%的人经常上网。同时,从上网的主要目的来看,学习电脑、网络知识和了解国内外大事占了大部分(52.03%)。
(4)针对性增强。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外来工学习的盲目性明显减少,针对性很强,学习的内容主要以业务知识和谋生技能为主。调研中,57.26%的外来工主要阅读业务书籍,46.83%的外来工认为自己目前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是与工作有关的业务知识和某项今后可以谋生的技能。
5、谋得一份稳定满意的工作是许多外来工的心愿。
从调查数据和有关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外来工提高学识,增长见识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能够谋得一份稳定满意的工作,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在被问及“您目前最需要的服务”时,45.70%的外来工选择了谋得一份稳定满意的工作,远远高于科技技能培训(25.83%)、医疗和安全保障(11.92%)等问题。
(三)社会生活状况
调查显示,外来工生活质量处于较低水平。
1、收入偏低、生活拮据。
外来工学历总体偏低,所从事的行业或岗位的工资相应较低,而且大多数外来工除了维持自身日常开支外,还要寄钱回家,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广州,他们只能过着清贫的生活。调查表明,多数外来工(66.48%)月收入集中于501—1200元之间,89.06%的外来工月收入尚未达到广州市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1600元,可见,外来工的收入远远低于广州市平均工资水平。
2、业余时间少,休闲娱乐的设施和场所缺乏,生活比较单调。
大部分外来工从事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而所在单位又没有提供足够的场所和设施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因此他们的生活比较单调,休闲娱乐的层次低。被调查者中,14.86%的外来工表示极少业余时间,只有25.11%的外来工有机会参加文体活动,而其余的外来工则偶尔或完全没有机会参加任何文体活动。相当多的外来工(47.47%)业余活动仍停留在看闲书、电视、录像等低层次的消遣性活动上。
3、生活满意度不高。
从有关的资料和本次调查的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多数外来工,尤其是刚刚出来打工的外来工认为打工的环境和待遇没有预期的那么好,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满意度不高。本次调查没有专门设计关于外来工生活满意度的问题,但从外来工对其业余文化生活的满意度来看,多数的外来工(57.23%)觉得比较单调或非常贫乏。
4、交往范围小,交往对象以老乡、亲戚和同事为主。
外来工交往的范围小,参加的社会活动不多,交往的对象主要是老乡、亲戚和同事。在遇到困难和苦闷时,外来工选择的求助和倾诉对象(限选三项)依次为:老乡,82.61%;亲戚,62.32%;好友,58.78%,远远超过管工、上司,其他人,工会干部,企业领导或老板,党组织干部等选项。值得注意的是,工会干部和党组织于部仅排第六位和第九位,说明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在这方面的工作急需加强。
(四)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
当前外来工的主导思想倾向是积极的、向上的。具体表现为: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盼望国家强大、社会稳定;积极上进,追求个人的进步和发展;在价值取向方面积极务实,心态趋于成熟平稳。
1、拥护党的领导,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
大多数外来工从小接受党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的熏陶,对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策表示认同和赞成,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也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因此他们拥护党的领导,对中国和广东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外来工越来越关注国家的形势和发展。50.63%的外来工对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基本了解,81.11%的外来工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报告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提法。在外来工最关心的社会问题中,国家强大、社会稳定排第一位(54.78)。当被问及“您对广东全面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看法”时,60.45%的外来工认为很有希望,充满信心。
2、主流要求上进,希望加入党组织。
调查表明,我市的外来工主观上要求上进,加入党组织、争当先进模范的的愿望强烈。54-.56%的外来工希望自己成为中共党员,40.25%的外来工对入党的欲望非常强烈;有71.71%的外来工正在考虑争当先进模范或争当先进模范的愿望非常强烈。
3、价值取向积极务实。
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工目前最关心的问题依次是国家强大、社会稳定,66.62%;社会治安,59.49%;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他们认为自己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依次是与工作相关的业务知识、某项今后可谋生的技能和文化知识(即提高学历)。可见,经历了数年打工生涯的外来工,看问题和做事情更加积极务实,心态更趋平稳,他们的生活少了盲目性,多了现实性和针对性,大多数外来工把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更多地放在那些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事情上。
三、对策与建议
从调查情况分析,经过各方面多年的努力,广州市外来工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外来工的思想观念也有了不小的进步。但其生活状况仍不容乐观,生活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工资收入还比较低,因此服务于外来工的生产生活需求,服务于外来工的成才发展需要,切实改善外来工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将是今后外来工工作的重要方向和主要内容。围绕近年来外来工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今后在外来工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工工作的领导,统筹规划,强化管理。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日益增多的外来工已成为促进广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并形成了一种新的劳动就业格局。因此,对他们的教育、服务和管理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市各级政府的一项份内工作。各级政府要对外来工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突出抓好外来工就业后的教育、组织和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和服务体系,完善各种措施和手段,使外来工流动有序,就业有章,组织管理有机构、有制度。
(二)扩充培训渠道,积极从加强教育培训入手,提高外来工的整体素质。
对外来工的培训是一项利在当前、功在未来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件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的事情。因此,这一培训工程应纳入政府行为。除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实行“谁用人,谁培训”的原则外,对进入小型分散用工单位的外来工,应由政府牵头,劳动部门主办,并动员工青妇等社会力量,建立外来工培训机构和社会网络,对他们进行分层次、多渠道的系统培训。要制定相关政策性规定,可以将培训与就业挂构,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确保培训工作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在培训的内容方面,要结合外来工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合理设计课程和课时,将业务培训、技能培训、法律培训等结合起来,使培训更有针对性,更具可行性。
(三)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维权工作,保障外来工的合法权益。
维权工作首先应使外来工学法、懂法,使其成为知法守法并能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劳动者。同时,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并通过司法监督和法律援助,切实维护好外来工的合法权益。要加快非公企业工会的组建工作,最大限度地把我市的外来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依法切实维护好外来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
(四)营造尊重、关心外来工的社会氛围,切实提高外来工的社会地位。
新闻媒介应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工的正面宣传,充分宣传外来工对推动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改善所做的贡献,充分宣传外来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树立起外来工的良好形象,使使广大市民能够更加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他们,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尊重、关注外来工的良好氛围,在城乡人民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共建家园的融洽关系。
总之,外来工来穗打工,既参与了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也经受了城市文明的熏陶,对他们来说在穗打工的过程将是也应当是一个开拓眼界、解放思想、重新定位人生发展的过程。主动关心外来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切实服务于他们的生产、生活和发展需求,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和社会各有关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工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为进一步优化外来工生存与发展环境,切实提高外来工的整体素质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单位:广州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