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会工作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坚持无产阶级发展思想,从实际出发,适应形势发展而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它是我们党一个新的执政理念,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拓工会工作,推进党的工运事业发展同样具有重要而长远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面前,工会应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找准自身位置,调动、组织和发挥好工人阶级这支队伍,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好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国家政权的支柱作用、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作用,是我们工会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

以人为本,给人的全面发展赋于新的含义,强调以人为本,必须正确认识“人”的内涵。工人阶级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作为“人”的群体,它的内部结构、成分所经历的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只是产业工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构成经历着巨大的变动,使现阶段我国工人阶级改变了单一的成分,主要由产业工人、知识分子和管理者以及其他形式的劳动者构成。在发展过程中,工人阶级队伍有了怎样的变化?用发展的眼光如何去认识这种变化?

我们来看看工人阶级在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一)规模继续扩大。据资料报道,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人数,在建国初期大约是8百万人,改革开放初期1亿2千多万人,而目前全国的工人阶级队伍已增加到2.7亿人,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占1-2亿人,而且每年还在以1千万人的速度递增。

(二)结构日益复杂。以前,我国经济成分只有全民所有制企业,企业类型单一,职工也是清一色的干部和职工。近年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定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户等多种性质企业的出现,产生了不同的职工群体;企业改制后出现的大批下岗职工,产生了具有一定数量的弱势群体;在企业内部,由于工作性质和要求不同,职工当中存在着脑力劳动者、体力劳动者、科研人员、企业管理者、一线职工,产生了蓝领、白领和金领等不同等级的职工阶层。

(三)地位差距增大。以前,在国有、集体企业实行行政化管理,企业员工只有干部和职工之分,他们相似于现在的公务员队伍,在政治、经济、文化需求等方面的差距不大。现在,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不同的企业收入不同,尽管相同的职工阶层,效益好的企业收入自然比效益差的多,在同一企业,金领、白领、蓝领之间的收入差距也较大。经济地位往往影响着社会地位,所以职工的社会地位也相应出现悬殊的差距。

(四)观念不断变化。市场经济是效益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经济,因此职工看重的是竞争意识和自我实现,主人翁意识自然弱化,集体主义思想和团队意识逐渐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日益缺乏,而且这些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大。

工人阶级所经历的以上变化是随着形势发展而不断形成的,它所经受的考验和挑战也是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使职工队伍的状况呈现出十分复杂的局面。因为这样变化着的局面,有些人产生一种认识,认为工人阶级所发生的变化,说明它已不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将被新的阶级或其他社会成分所取代,工人阶级将不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去全面的、辩证的分析这种变化,我们就很清楚的看到,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既涵盖人口数量,也涵盖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分布等,既揭示人口生产的规律和趋势,也揭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即以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宿点。因此,可以看出,工人阶级作为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起着主导地位的一种“人”群体,它必须遵循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不断将自身融入到发展的社会潮流之中。工人阶级由单一的产业工人演变成多种形式的工人,这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工人阶级队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积极转变和调整转型。这种适应时势的变动,使工人阶级队伍数量扩大、内部结构优化、综合素质提升、适应能力加强、生活及受教育状况改善,与社会先进生产力的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在“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前提下,知识分子得到重视,工人中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知识型工人也随之越来越多,高科技设备的应用也使工人阶级工作智能化,使它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此外,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阶级基础的工人阶级,必须要按照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如果工人阶级不紧跟知识经济的发展步伐和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盼前进方向加快自身的转变,它将会被不断向前的发展潮流所冲刷淘汰。由此可见,我国工人阶级这种整体顺应时势的变化,不仅不会在变动中削弱,而且将在变动中更加强大起来,始终保持着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二、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工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实行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统筹兼顾,就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的产物,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从产生之日起,它的本义就是劳动关系中工人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表者,是协调好改革和发展的各种利益关系的主要力量。然而,作为代表着工人阶级这个“人”的群体的工会,刚刚走过计划经济时代后,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应该处于怎样的地位?

建国以前,工人初期的运动,通常是工人们为保护和争取自身的经济利益同资本家进行局部的、自发的谈判或罢工等形式的斗争。随着斗争的深入,工人逐渐认识到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因此,在自愿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工人群众自己的组织——工会。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广泛、深入的、革命的工人运动,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工人阶级由被压迫阶级上升为国家的领导阶级,成为国家和企业的主人。工会组织在这个时期,它领导的工人阶级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说对整个国家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工人运动的主要内容已由过去解放生产力转移到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来,工人运动的主要形式,也由对抗的、激烈的阶级斗争形式转变为民主的、非对抗的形式。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工会经历了一个尴尬状态的地位,工会的原来意义是代表着企业中工人单方的利益,是工人阶级利益的维护者。然而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是国家的,一切管理活动依靠的是行政手段,生产资料由工人阶级和全体人民共同占有,工人阶级与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它表现为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在这样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劳动关系简单化,劳资关系空白化,工会只代表工人单方面的开展运动,必然成为空谈,于是出现了工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吹拉弹唱、打球照相、布置会场、带头鼓掌”的尴尬现象。

到了市场经济轰轰烈烈开展的时期,这种尴尬现象在人们的心目中仍然存在,甚至有工会主席代表企业行政方与职工对簿公堂的无知可笑的行为。当前,我国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在劳动力供过于求和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市场现状下,劳动纠纷日益增多,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犯的现象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行政本身是企业劳动关系主体一方的代表,而政府有关劳动部门又不属于企业劳动关系的主体范围,不能充当职工代表者角色,职工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只能是工会组织。《工会法》也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这也使工会在走过计划经济时代尴尬地位,回归到建立工会之初时的宗旨和奋斗目标,使工会组织在市场经济秩序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兼顾这个总体要求,协调好各种劳动利益关系,有条件成为一支重要的制衡作用。

三、用发展的思路发挥工会在新时期的作用

工会工作的对象是广大职工群众,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工会工作在新时期必须把职工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广大职工多方面的需求。

用发展的思路发挥工会在新时期的作用,就要牢固树立一切以职工群众为本的思想观念。工会工作最大的危害是脱离群众。当前,在工会干部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行政化、机关化的工作作风,造成这种不良作风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对工运理论的研究不够。如何运用工会理论对新情况、新问题分析不够,准备不充分。二是对工会的作用缺乏自信。工会干部本身底气不足,工会工作作用不大、低人一等的片面意识存在。三是工会自身的位置找不准。工作缺少特色和新意,工作凭老经验,跟着感觉走。从以人为本的要求出发,我们工会工作要破除闭门办会的思想观念,破除形式主义的思想观念,破除墨守成规的观念,将工会工作放到不断发展的形势中,坚持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时刻心中装着职工、想着职工,把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要求作为第一信号,把职工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实现职工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追求。处处做到尊重职工、爱护职工、理解职工、关心职工、依靠职工、塑造职工,为更好地实现职工群众的各项合法权益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最大限度地调动、激发和保护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用发展的思路发挥工会在新时期的作用就要必须加大维权力度。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责,它与以人为本的要求是一致的,它抓住了工会组织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的关键环节,切中了新的时代背景下制约工会工作发展的要害问题,客观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期望。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工会组织必须在推动改革中搞好维护。改革是社会利益关系重新调整,涉及到广大职工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工会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广大职工理解和支持企业的改革举措,正确对待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调整;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职工群众在改革中遇到的困难,真心实意帮助职工群众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问题。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工会组织必须在促进发展中搞好维护。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工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者素质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不断扩大劳动就业,增加职工工资收入,改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使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更好的发挥,其合法权益得到更有效的维护。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工会组织必须在积极参与中搞好维护。只有积极参与,把职工的意愿和要求体现到有关职工权益的各类政策之中,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第一,要加强政策参与工作。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改革措施的制定充分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第二,要建立和完善工会与同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三方协商机制,就涉及职工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沟通、加强研究,进一步拓宽工会源头参与的方式和渠道,努力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第三,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职工参与董事会和监事会制度、厂务公开制度等,确保护工各项民主权利在基层得到落实。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工会必须在大力帮扶中搞好维护。帮扶是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的直接具体的体现。当前,特困职工是职工中最需要帮助和关心的弱势群体,也是工会维护的重点对象。工会可以通过建立和发挥困难职工帮扶机构的作用,以浓厚的阶级感情,尽心竭力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第一,要密切关注特困职工的生活问题,协助政府做好纳入“低保”工作。第二,要认真研究未参加养老保险而又无能力缴费的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第三,要积极协助党政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再就业援助、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的作用,实现工会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新世纪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理论先导。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才能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为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必须用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来研究和解决改革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我国工运事业发展谱写新篇章,为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