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职工技能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市场竞争、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都要有一支高技能技术工人队伍。但是,目前职工技能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这对调动职工学习技能积极性,提高职工技能水平,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都带来很多新问题。为了解职工技能工作状况,解决职工技能工作中存在的新问题,我们积极配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全市工矿企业、职工中,开展职工职业技能状况调查工作。这次调查采用上、下结合,点面结合,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全市企业中随机抽样20家企业和480名技术工人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8场由政府、企业管理人员、工会干部、技术工人参加座谈会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我市职工职业技能状况如下:

一、职工职业技能的基本情况

1、职工技能状况。

茂名市建于1959年,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现有石油化工、建筑安装、机械制造、电子通信、医疗保健、轻工、纺织、建材和新材料等30多个门类,1863个生产经营企业,全市共有职工39.9万人,其中企业技术工人11.57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9%;技师1504人,占技术职工总数的1.3%,高级技师462人,占技术职工总数的0.40%,高级工13950人,中级工31920人,初级工43890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3.4%、8%、11%,从上面的数字表明,我市高级技师、技师严重短缺,高、中、低级技术工人占职工总人数比例偏低,造成我市企业的技术工人不足,同时,部分高技能、高技术工人;不断地从我市流失,部分企业出现技术工人断层现象。

2、职工技能培训、教育情况。

我市职工技能培训教育工作,由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工会组织、职工技术协会和企业培训中心等单位承担,技工学校以培训、训练新工人为主,就业培训中心培训下岗再就业和职工技能鉴定培训为主,工会组织和企业培训中心是对在职职工技能培训的主要力量。全市每年培训新技术工人3500人,再就业培训2.3万人,工会组织和企业培训中心培训在职工人9.3万人。其中,82%的职工每年得到一次岗位技术培训,参加两次以上技术培训的职工36%,参加岗位与外的脱产技术培训的只有1.8%,大中型企业的培训经费都能按国家规定提取,但一些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没有按国家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组织对职工技能培训教育,是定期对职工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把职工技能提高同劳动竞赛、技术改选、技术攻关、技术比武结合起来,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提高职工技术素质。2003年全市工会组织、职工技术协会举办各种技术培训班162期,培训职工45600人,举办技术比武、技术练兵113场次,参加职工3200人,技术攻关135项,技术开发26项,推广新技术114项,通过开展各种技术活动,不断提高职工能水平,有38%的职工掌握两门专业技能技术,有23%的职工掌握了三门专业技能技术,有39人获得全国、省、市技术能手称号。

3、职工职业技能综合情况。

从企业问卷调查和职工问卷调查显示,职工对职工职业技能综合状况的评价,有68%的职工认为不好,25%的职工认为一般,只有7%的职工认为好。30%的职工说,近三年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技能培训,55%的职工认为企业学习技术技能的氛围不好,92%的职工说不愿意当技术工人,说愿意当工人的只有5%,同时有60%的职工认为不愿意当技术工人的主要原因,在企业自身价值无法实现,技术工人地位、待遇差。职工职业技能综合状况,一般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好,大型企业比中、小型企业好,大多数职工都希望能经常参加各种技术学习培训,参加各种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技术素质,做到一专多能,一人多艺,适应企业的生产发展需要,成为生产工作中的技术能手。

二、职工职业技能工作存在的问题

职工职业技能工作,在政府职能部门、企业和各级工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对广大职工群众进行各种技术培训,开展技术练兵、比武,技术改造和攻关,职工技能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但随着企业改革发展,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现有职工技术和技能水平,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同时,企业改革、重组、增效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企业对职工技能工作重视不够,职工学习技能积极性不高,高技能技术工人短缺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1、企业对职工职业技能工作重视不够。

从企业问卷,技术工人问卷和召开各种人员座谈会调查表明,80%的调查人员认为,大部分企业没有把提高职工职业技能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没有纳入企业技术进步的体系,没有真正树立企业发展依靠技术人才,依靠职工技术的观念。认为政府、企业、社会都存在重文凭、轻技术,重管理人才,轻技能人才,重生产,轻培训的现象。

2、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亟待加强。

企业结构调整,产品优化升级必将职工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从我市职工技能状况调查中显示,政府、企业和社会对职工技能培训工作重视不够,职工技能培训工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要,部分企业对职工技能培训投人少,经费不足,技能培训设施、设备差,管理制度不完善,技能培训针对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分离,职工感到没学到,学到用不着,职工学习技能没有动力。影响职工技能培训工作正常开展。

3、职工职业技能评定工作欠合理。

长期以来,企业都偏重大、中、专的职工,他们到企业工作两年后,顺理成章地评定为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而工人到企业工作,评为技师的门槛多多,一是工龄时间要求过长,一般要求在企业工作15年以上;二是对行业、工种要求过严,只有通用工种才能评定为技师,如钳工、电工、车工等;三是技师、技能资格,评定的技术标准不统一,地方和行业(企业)各有一套技术评定标准,造成技师、技能资格评定工作有失公开、公平、公正;四是部分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不开展职工技能资格鉴定和技师评聘工作。这种评定技师、鉴定技能资格的体制,既不便于技术人才流动,又阻碍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

4、职工职业技能的分配和奖励制度存在弊病。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技术工人工资待遇有所提高,但相比企业管理人员,地方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还是偏低。一是技术工人比相同工龄、工种、业务、不同身份(干部、职工)的企业管理人员工资待遇低30%,比地方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工资低5()%左右。二是分配政策中技术价值高低没有体现,现行的企业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岗位工资定位不能体现职工技术高低,在企业工作两年以上的职工,不管你技术、技能高低,与30年工龄的老职工工资收入一样多,显然不合理。三是企业内部岗位竞争激烈,“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象普遍存在。四是职工技能分配和奖励政策不足,经济上对职工技能得不到补偿和奖励;政治上得不到尊重、支持和关心,职工的技能价值无法体现,这样既打击有技术职工“师带徒”,传受技术、技能的积极性,又影响了青年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进步和发展。

三、职工职业技能工作的建议

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经济的挑战,社会呼唤人才;企业需要高技术高技能的职工人才,建立学习型企业,培训一支知识化、技能化队伍,是新时期企业振兴发展的保证,针对职工职业技能的状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职工技能工作认识,加强领导。

加强职工技能工作,是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因此,各级领导要提高对职工技能工作重要性认识,把提高职工技能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政府、企业和工会组织要通力协作,加强对职工技能工作的领导,积极协调、统筹和合作,联合制定提高职工技能机制和激励政策,实施细则,建立考核标准,并每年进行考核、总结、评比、表彰,营造一个良好提高职工技能的氛围。

2、切实抓好职工技能培训工作,造就高技能的职工队伍。

政府、企业和工会组织,一是加强对职工技能培训工作的领导,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职工技能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配备高素质师资,提供足够职工技能训练、场地和设备,增加职工技能培训经费投入;制定职工技能培训优惠财税政策,弥补职工技能培训经费不足。二是创新职工技能培训内容和方式。培训内容要从适应性、考核型向针对性、提高型、智力型转变;从测重的形式上、数量上向实用上、质量和效益方面转变;培训方式从注重理论授课向理论授课和实践相结合转变;改变过去一次培训、单一培训,管终身的培训做法;政府和企业培训向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培训转变。三是加强对职工学习技能教育帮助职工树立终身学习技能观念,按终身教育要求,加强在职职工技能经常性培训,不断提高职工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综合能力。

3、改进职工技能评定工作。

职工技能评定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改革中发展和完善,改进职工技能评定工作中存在不合理的部分,完善职工技能人才的资格证书制度,大力推进技师考评制度改革,实行培训、考核、鉴定相对独立,互相联系,相互监督的体制。打破工龄长短的限制和行业垄断,逐步建立全社会统一技师考评标准,降低报考的门槛,采用单位(职工)自主申报、社会培训(工会组织)、政府职能监督的职工技能考评制度,营造一个充分调动职工学习技能积极性,不断提高职工技能素质,创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技能考评环境。

4、改进职工技能分配和奖励政策,体现职工技能价值。

   要充分体现职工技能价值,就要尊重和发挥技术工人作用,提高技术工人在企业的地位,让他们“香”起来。在政治上,对有高技术、高技能的工人,在提职、评劳模、评先进时,树立为评选优先对象;重视和依靠技术工人解决生产技术中的难点,在重大技术事项上,听取技术工人的意见。在经济上,对有高技能的技术工人享受与本企业的本科、硕士管理人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技术工人实行重奖,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建立和完善尊重技能人才,学习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分配政策和激励制度,充分调动职工学习技术,提高职业技能积极性,为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