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工会重要社会支柱作用

在中国工会十四次代表大会上,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代表党中央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特别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世界各国工会组织是有共性的,但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会,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会有着本质的区别。王兆国同志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在巩固工人阶级政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西方工会所不具备的。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工会的地位要提高,就必须不断地、很好地发挥工会的作用,也就是必须起到团结广大职工形成核心关键作用,要使工会起到团结广大职工,形成核心关键作用,工会干部必须懂经济,会管理,懂法律,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的本质特征

中国工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首要的是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中国工会的发展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翻开中国历史就不难看到,中国由于长期受封建半封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工业发展慢,工会组织发展较迟,1920年前后,上海、北京等地相继成立了一些基层工会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便集中力量组织工人运动,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组织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党专门领导工人运动的合法机关,这是全国总工会的前身;1925年5月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历任领导均是中国共产党的高层领导,可以讲中国工会的发展,自始至终均得到党的指导、关心、支持。工会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党和国家的阶级基础。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社会主义时期的工会应如何发展?工会的作用应如何发挥?在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对工会的性质、地位、作用都有很明确的指示。新修改的《中国工会法》明确规定:“工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所以讲,中国工会与外国工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工会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而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则比较低。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和工人阶级的关系实质上是工人阶级与自己政府的关系。中国工会一方面代表和组织职工搞好民主参与和群众监督,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反映职工群众的愿望要求和呼声,从源头上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动员和组织职工努力完成政府提出的各项改革和发展任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但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政府及其制定的法律从根本上是保护资产阶级利益和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国家的性质决定了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能有很高的地位,虽然他们(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也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政治体系中争得了一定的地位,为工人阶级争得一定的社会经济权利,但总的来说,一旦工人的利益与资产阶级发生冲突时,政府就会通过各种手段来牺牲工人的利益,并与资方一起想尽办法对工会进行打压排挤,削弱工会的地位,使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下降。

中国工会的组织结构同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的组织结构也有着质的区别。中国工会是国家立法规范,团结统一的整体。把同一企业、事业、机关单位中的会员组织在一个工会基层组织中,同一行业或性质相近的几个行业的职工组织在一个产业工会组织中,地方总工会把所在地区的地方工会和产业工会组织到一起,全国建立统一的中华全国总工会,明确规定上级工会组织领导下级工会组织的领导原则,通过产业工会和地方工会的条块结合,纵横组织,把全国工人阶级紧密地组织到一起。实行产业和地方相结合,既是中国工会的组织结构原则,也是确立中国工会组织体制的重要组织领导原则,有利于加强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有利于维护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团结统一,有利于充分发挥工会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作用,有利于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而按照产业原则组织起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组织,力量则比较分散,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工人阶级难以通过工会发挥整个阶级的力量和作用,容易给统治阶级造成控制、限制、分化工会组织和工人阶级队伍的机会。再加上所谓的政治民主化及工会多元化的影响,造成了工会组织比较松散,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资方对工会组织各个击破有了可乘之机。因此,中国工会从产业原则到产业和地方相结合的原则,不单纯是工会组织结构的改变,也反映了中国工会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会的本质区别。

二、新形势,新挑战

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是确保我们事业取得成功的前提,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形势,出现的问题,实现的方式方法和工作的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必须立足全局,审时度势,首先,必须认清工会工作所处的历史方位。我们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社会生活深刻变革,社会矛盾互相交织,社会问题不断发生,这是当前工会工作面临的新特点。其次,要认清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本世纪中叶,我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头20年的发展是关键,工会工作一定要在加快实现工业化、产业化建设进程中找到切入点,找准着力点,更好地为中心、大局服务。第三要认清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内部的环境和新情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队伍扩张发展了,但地位和作用没有变;工会工作重心转移了,但基本职能没有变;工会的工作面宽了,但工作的着力点没有变。基于此,我们认为:

工会工作迎来了加快发展的新机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我们的前进方向更加明确。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国工会十四大、省工会十一大对新世纪新阶段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提出了系统而全面的新要求。我们的发展舞台更加广阔。工会组织要把广大职工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好、发挥好,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各级各部门及广大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的关心支持为工会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各级工会工作取得的新进展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做好今后的工会工作充满信心。

工会工作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新挑战。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工人阶级重任在肩,工会组织义不容辞。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会组建、工会维权等许多工作未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队伍素质、工作作风等许多方面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面对新挑战,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履行维护职能和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努力适应新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定决心,花大力气推进工会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断改进提高。面对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大潮,各级工会组织必须发扬我们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求形势变化之真,务工会发展之实;求工运规律之真,务工会建设之实;求壮大队伍之真,务固本强基之实;求职工状况之真,务表达维护之实;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扎实工作,大胆探索,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努力开拓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三、创新进取再立新功

新阶段、新挑战,工会要真正成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必须在实现“五个创新”方面下功夫:认真研究和探索新世纪新阶段工会工作规律,在工会工作理论上有创新;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推动本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上有创新;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在建立健全维权机制和帮扶机制上有创新;全面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大力提高工会的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在增强基层工会的活力上有创新;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在提高工会整体工作水平上有创新。为此,各级工会干部必须: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要把学习贯彻省工会十一大精神,特别是把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省工会十一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作为当前的重点认真抓紧抓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落实贯彻大会精神的具体措施,突出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主题,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要把学习大会精神与学习省九届五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结合起来,在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富裕安康的发展新格局中全面部署工会工作,不断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推进工会工作的新发展,争当三个文明建设的标兵。

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中认真组织实施好“理想、责任、能力、形象”和“爱国、守法、诚信、知礼”这两个教育。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各级工会干部,全面推进各级工会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不断提高工会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增强干部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和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积极维护者。

加强业务素质教育,强化干部培训工作,打造一支懂法律、会经济、熟业务、能管理的新型工会干部队伍。   

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树立群众观念,发扬创新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服务基层、服务职工新形象。

加强县级工会和产业工会工作。县级工会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创造亮点。产业工会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新时期产业工会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的工作思路。

(作者单位:云浮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