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帮扶中心的拾遗补缺作用 多渠道多形式为弱势职工排忧解难

茂名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以下简称“帮扶中心”)于2003年1月17日在全省率先挂牌成立以来,结合送温暖工程,充分发挥帮扶中心的拾遗补缺作用,努力为党政分忧,为职工解难,先后开展了“办实事,促就业十大帮扶行动”和“为困难职工办好十件实事”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受到上级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职工群众的高度赞扬,被职工群众誉为“困难职工的‘110’”。

一、“三抓三促”。建立完善帮扶中心的日常运作机制

1、抓硬件,促帮扶中心标准化起步

帮扶中心成立后,我们一直把硬件建设工作抓好抓实,先后配备电脑、空调、桌椅、表册等办公设备,做好档案管理,把权益维护、来信来访等工作情况均分类记录在档,输入电脑。6月5日,我们又在市区河西和官渡分别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办事处。目前已有固定的服务场所3个,再就业服务点2个,工作人员28人(专职3、兼职22、聘用3)。开展的帮扶项目有来信来访、职业介绍等10项。

2、抓软件,促帮扶中心规范化发展

帮扶中心实行市总工会“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和健全了市总工会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轮值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工作人员考勤(核)制度等,明确了工作(值班)人员职责和任务,使工作有章可循,运作有度,促进帮扶中心工作向规范化发展。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陈淑芬及其他班子成员,分别带领各部室负责人,从周一到周五在帮扶中心值班,接待来访,做好记录,并定期或不定期做好回访督办工作。

3、抓网络,促县(市、区)级帮扶中心建立

我们把建立帮扶中心工作作为对县(市、区)工会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深入到各县(市、区)调研,督促、指导他们建立帮扶中心.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二级帮扶网络和工作体系。到目前止,全市已有2个县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成立,并结合实际开展了职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等帮扶工作。其余4个县级工会力争在今年上半年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二、“三送三创”,多渠道为困难职工解难

1、送工作岗位,创新送温暖形式

针对“4050”人员找工难实际,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四处奔走、多方联系,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寻找工作岗位。市总主要领导带领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和城规、环卫等部门领导多次协商,得到了环卫部门的三个公益性岗位。在2004年1月11日的春节送温暖启动仪式上,把工作岗位送到谭月华等12名下岗失业人员手上。下岗女工谭月华(45岁,无特长),丈夫工伤致残,生活无法自理,小孩读书,下岗后无经济来源,多次求职均碰壁,生活非常困难。到中心求助后,工作人员四出联系,不厌其烦,终于感动了民营企业茂名国际大酒店,给她安排了一份保洁岗位,解决了她的就业、生活问题。她激动得热泪盈眶,感激不尽。

2、送助学金,创新救助渠道

以前我们在帮扶工作上,注重帮助困难职工解决一时一事的眼前困难,但有些困难家庭经长期救助后困顿依旧。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置万亩艮田,不如送子读书”。从2002年下半年起,市总工会启动了助学工程,把市直单位特困职工在读小学、初中、高中的50名品学兼优的子女作为助学对象,每年春秋两季各发放300、500、800元的助学金,目前已发放了三期,受惠学生150多人次,金额10多万元。2003年秋季,对陈罗武等5名考上大学的助学对象扶上马、送一程,每人发给奖学金21300元。在中心的指导和带领下,各县(市、区)纷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如茂南区总工会积极想方设法,发动民营企业茂名华泰检测科技总公司捐资成立了“华泰助学金”,首期资助了25名特困职工子女上学。

3、送法律援助,创新维权方式

针对特困职工遭遇“打官司难”的问题,努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中心已成功为符合条件的3名特困职工提供了法律援助(交通事故2宗、治安管理案1宗)。如市陶瓷二厂下岗职工许玉喜不幸遭遇车祸后,先后用去医疗费8万多元,而肇事司机只交了2万元,就再也不肯赔偿了。其妻(下岗女工)到中心求助后,中心经调查核实,在同交警、医院等部门加强联系的同时,马上和市法律援助处联系、申请,使其获得法律援助。立案后,许的亲属因无力缴交4000多元的案件受理费,只好又到中心求助,中心马上和法院联系、协调,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对其提供了司法救助,同意缓交案件受理费,使该案顺利进入了司法程序。

三、开展“双十行动”,打造工会帮扶工作新品牌

1、开展“办实事,促就业十大帮扶行动”

2003年,为协助党政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深入送温暖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市总工会决定以中心为依托,在全市工会组织中开展“办实事,促就业十大帮扶行动”(以下简称“十大帮扶行动”):(1)监督和推进中央、省、市有关下岗、失业人员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2)扶持介绍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帮助1000名下岗、失业人员接受免费培训;(4)培养选树100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明星;(5)培养选树100名安置和促进再就业的先进单位和带头人;(6)启动“爱心助学工程”,资助1000名特困职工子女入学;(7)对口帮扶1000户困难职工联系户;(8)免费赠送10000册再就业优惠政策宣传资料;(9)为1000户特困职工发放优惠证;(10)救助一批急、难、重特困职工。活动得到全市各级工会组织的积极响应,市总机关干部开展“一帮五”活动;茂南区和电白县开展处级领导干部联系困难户制度;高州市开展“千干扶千户”活动;化州开展培训下岗失业人员活动。

到目前为止,中心已受理来信、来电、来访2056人次,其中政策、法律、法规咨询1421人次,职业介绍313人次,申请困难救助、低保322人次;成功介绍就业295人次,受理困难救助等个案298件,帮助落实解决了286件,累计发放帮扶款25万多元。同时,在各级工会组织和有关单位、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已协助民政部门实施经济救助51人,发放救济金额6.8万元;确定市总工会机关干部“一帮五”帮扶对象150户,发放救济金3万多元;扶持介绍了3123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帮助了13105人次接受免费培训;培养选树了113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明星和103名安置和促进再就业先进单位和带头人;资助了1075名特困职工子女入学,总金额73万多元;对口帮扶了2870户下岗失业人员联系户;为下岗失业人员免费赠送了18000册再就业优惠政策宣传资料,6000册《工会法》和《劳动法》;为下岗失业人员办好事实事1381件,有力促进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

2、强载体,办实事,全力推进“十项民心工程”

为推进“十项民心工程”建设,为困难职工办好事实事,打造工会“民心工程”新品牌,今年,我们提出以中心为平台,集中力量为职工办好十件实事:(1)建立两级帮扶网络。困难职工帮扶(指导)中心要由市向县(市、区)延伸,在全市形成两级帮扶网络,为困难职工提供来信来访、接待、政策指导、生活救助、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等“一站式”服务。(2)认真实施三个“1万”维权工程。即免费为进城务工人员赠送1万册维权知识宣传资料;督促1万名进城务工人员签订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组织1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参加职工安康互助保险。(3)开展维权知识进万家活动。市总将协同有关部门和媒体联合举办10万职工劳动权益知识有奖问答活动,以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

(4)落实三个“1千”促就业和助学计划。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一场大型“促就业,送岗位”的现场再就业招聘活动。继续帮助1千名失业职工再就业,为1千名失业职工免费提供职业培训,为1千名特困职工子女提供爱心助学帮助。(5)帮助困难劳模解决看病难问题。(6)开展一次大型募捐活动。今年上半年在全市开展一次“爱心奉献在茂名”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筹款大型募捐活动,发动全社会为市直困难职工献爱心。(7)建立劳动法律监督网络。在全市职工(包括外来员工)中聘请100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建立健全群众监督网络。(8)确保全市和县(市、区)7条职工电话热线服务的正常值班运作。(9)为特困职工发放“优待证”(含进城务工人员)。(10)协助党委政府做好节日送温暖活动并做好回访督办工作,继续救助一批急、难、重特困职工。为使“十件实事”工作落到实处,我们印发了《茂名市总工会推进“十项民心工程”建设,办好十件实事实施方案》,使该项工作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目前,这十件实事的落实,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今年春节期间,帮扶中心先后协调组织了省、市两级、七个层面的送温暖慰问活动,全市共筹集资金545.16万元、慰问困难企业195家、慰问困难职工11367户。从4月6日至5月31日,我们举办了“爱心奉献在茂名”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筹款活动,市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开展“爱心奉献在茂名”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筹款活动的通知》(茂工字[2004]7号),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动员大会,并把机关工作人员分成四个工作小组深入到各单位宣传、发动,得到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含离退休干部职工)以及机关、企争业单位和民营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纷纷踊跃捐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镇宏,市委副书记、市长罗荫国带头捐款。到目前为止,共有230多个单位、22000多人参加捐款,捐款金额达250多万元,为帮扶中心的良好运转奠定定了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