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造具有高校特色的工会工作

各基层工会组织如果要使自己的工作能够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充分发挥工会参政议政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组织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投人到创造业绩、改造环境、实现目标的工作中去。高校的基本职能是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培养各类高级专业人才,这既不同于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业单位,也不同于其他的事业单位,即使同为学校,与实施基础教育的中小学也有着明显的区别。高校的特殊职能决定了高校以教学和科研为其中心任务,这就要求,高校的工会工作也必须将工作的重点放在配合学校的中心任务上。事实证明,这样做能充分体现高校工会工作的特点,同时也能取得理想的工作业绩。

一、突出教学科研,有效吸引广大教师的注意力

高校的教师是以教学科研为其主要职责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最能激发他们热情,吸引他们注意的就是教学和科研,尤其是科研,乃是那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最大的不可替代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具有共同性和持久性的特点。诚然,高等学校的工会也需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调节教师的业余生活,但是这些活动只能为参与者带来某种暂时的愉悦,而不可能持续地发生作用,更不可能激发他们的成就感。况且,这类活动也不宜搞得太多,否则会破坏学校工作的主旋律,甚至会造成有些教师原有的积极的兴趣和正确的注意转向消极的方向,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在各种文体活动或休闲活动中。因此工会工作只有紧紧地围绕学校的基本职能,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吸引广大教师的注意,从而提升工会在教师心中的地位。

出于这样的认识,汕头大学工会于1993年底成立了汕头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会。最初参加者仅70-80人,但随着各项活动的开展,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到1995年春,会员达300多人。在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会诞生后不久,又于1994.年初成立了博士联谊会。尽管当时全校仅有27位博士,而且分布在各个学院,多数人互不认识,但所有的博士都参加了这个组织。至1999年,该协会的成员已达60多人。为什么由工会发起成立的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会和博土联谊会能迅速地聚集如此之多的教师,其主要原因是这两个组织所开展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青年教师不断追求教学与科研价值的需求。比如,在教学方面,经校工会建议,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会与教务处共同举办了三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和比赛活动。会员们踊跃参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使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更加重视,同时通过观摩促进了他们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在科研方面,校工会也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为两个协会提供发挥作用的条件。在协会成立后不久,校工会就向学校争取到了2万多元,出版了《新绿集》——汕头大学青年教师优秀论文集。该论文集汇集了各专业教师在国内外发表的优秀论文40余篇,得到了兄弟院校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大学很少出版综合性的论文集,更是没有听说过由工会牵头出版纯科研性的论文集。协会自成立以来已为学生举办了20多场科技讲座,深受学生欢迎。此外,协会还多次组织部分会员到企业参观考察,了解潮汕地区当前发展的状况,探讨合作的可能性。这些活动的开展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一些过去很少关注工会工作的教师也开始对-[会的活动产生了兴趣。

二、围绕基本职能。不断增强广大教师的凝聚力

学校的教育质量不仅取决于每个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合力量,这在科研上反映得尤为明显。毋庸质疑,要培养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合作精神,强化整个教师队伍的凝聚力,党政领导承担着主要的职责,但工会作为党领导的助手,作为教职工自己的组织,也理所当然的负有一定的责任,这正如列宁所说的那样,工会应当成为共产主义的学校。不过工会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就方式方法而言,和党政机关应该有所不同,特别是象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会和博士联谊会这样的群众组织,鲜明的亲和力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由于协会的负责人也只是普通教师,是经全体会员民主选举产生的,因此他们同会员的对话以及会员之间的对话,全然是在双方地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再说,会员都是教师,工作性质相同,而且他们所关心的主要也是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于是便有了共同的话题,因此当各学科的教师走到一起的时候,通过各方面的交流,教师之间的思想和感情也就在无形之中慢慢地变得融洽起来。难怪有的教师说,参加了协会,认得的人多了,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好了。

在汕大建校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同学科的教师是很少往来的,即使是同一学科的教师也接触不多,各教各的书,各干各的活,学校教师的团队力量得不到较好的体现,由此影响了科研工作和学科建设。正是由于缺少沟通和交流,因此也就产生了一些误解,如有的理工科教师认为文科老师发文章容易,科研工作好搞;反过来,有的文科教师则认为理工科老师论文不多,科研成果不突出,于是便出现了互相看不起的情况。两个协会成立后,教师之问的横向交流日益增加,许多误解也就得到了化解,甚至还形成了一些边缘学科合作研究的意向。

工会是联系领导和职工的桥梁,两个协会的成立,进一步密切了教师与领导的关系。几年来,每年都要召开一两次会员座谈会,邀请学校领导参加,向领导提出办学的各种意见和建议。1996年汕大面临“221工程”部门预审,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会和博士联谊会先后三次召开会议,就校长的丰题报告行进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对完善报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次召开年会,校党政领导都全部出席,对两个协会的工作予以积极的支持,这就拉近了领导和教师的距离,有位校长曾经说,参加这样的会最轻松,而且还认识了许多老师,听到了不少在其他场合所听不到的意见。

此外,校工会始终注意关心两个协会会员的工作与生活,如帮助博士申请科研启动费,与有关部门协商,调换某些居住条件较差的博士的住房,以及帮助有些博士的爱人落实工作等等。这就使得这些博士倍感工会的关怀,于是更积极投入到教学科研及工会的各项活动中去。对于校工会来说,关心协会的会员,也就是关心工会会员,因为这两者是同一的。

教师队伍凝聚力的增强,有力地推动汕大工作的发展,不可否认,汕大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同教授、博士及青年骨干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密不可分,其中也包含着校工会为增强教师的凝聚力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三、勇于改革创新,大胆进入学校工作的主战场

长期以来,不少人,包括学校的某些工会干部存在着这样一种错误认识,即工会在学校工作中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配角,只要把文体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为教职工争取多点福利,也就可以了,不必过问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认为这不是工会该管的事。其实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既然工会是党政领导的助手,就应当主动进入学校工作的主战场,在主战场上为校领导提供支持,这是观念上的重要突破。当然,工会进入主战场,其职责同主管教学和科研的职能部门是完全不一样的,工会的作用在于发挥其协同力和推动力,而不直接介入管理。经过这些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工会借助类似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会和博士联谊会这样的群众组织进入学校工作的主战场无疑是一种极好的方式。

例如,为了在教学上发挥作用,两个协会利用会员来自于各院系、各专业的这一优势,在教务处的支持下,开设了“自然科学纵横”和“社会科学纵横”这两门全校性的跨专业的冼修课。不论是教学大纲,还是教学计划都是由两个协会的理事会来制订的,两门课分别由8个和9个会员承担,这17位教师绝大多数为教授和博士。当时限定全校只有一个年级可以报名选修,但即使这样,两个班的学生都将近300人,几乎坐满了学校最大的阶梯教室。开课后,学生反映很好,他们认为,通过学习,理工科的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而文科的学生则了解到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由工会牵头的群众组织开设课程,这恐怕是没有先例的。

在高校为地方服务方面,两个协会的工作也同样卓有成效。1999年博士联谊会为汕头电视台开辟了每周一次的“博士论坛”专题节目,前后共30多期。随后,青年教师科学研究会和博士联谊会又共同为揭阳电视台开辟了每周一次的“专家活题”的专题节目,至今已达50多期。这两个专题节目对普及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揭阳市委领导认为这是不可多得、不可替代的节目,希望能够继续办下去。近年来、两个协会已为地方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作学术报告共60多场,听众达万余人次。当汕头市委和市政府决定,将潮阳市关埠镇列为广东省现代化农村试验区时,受潮阳市市委之邀,协会派专人前往关埠镇,协助当地党政领导制定规划,经过多次实地调查及几易其稿,规划终于顺利地通过了省市两级领导和专家的评审。当地领导为汕大青年团教师的这一无偿援助一再表示感谢。此外,协会还与地方有关单位建立了一批横向课题,充分发挥高校科研的辐射作用。

工会工作有其共性,也有其个性。例如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协助党组织对职工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以及努力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等等,这些都是每个基层工会必须履行的职责。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这个层面,显然还是不够的,只有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本单位的主要职能相结合,并形成一定的特色,才有可能使工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作者单位:汕头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