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推行民主管理工作的探讨


我国《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宪法》的规定和党的方针政策,加速了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同步探索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工作,对于规范和协调企业劳动关系,调动劳动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法律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民主管理或者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修改后的《工会法》规定:“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国有、集体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会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组织职工采取与企业、事业单位相适应的形式,参与企业、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公司法》规定:“公司有关工资、福利、安全生产以及劳动保护、劳动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应事先听取公司工会和职工的意见。”所有这些规定表明:不管是哪一种体制的企业,都要遵守我国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规范和调整,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同时受到法律的保护。

2、主体地位。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主要来自三个部分,一是从第一产业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二是原国有、集体企业在结构调整中重新就业的下岗工人,三是流动的外来务工人员。这支职工队伍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我们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容易把他们置于工人阶级队伍之外,在法律规范中也存在着忽视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情况,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在现实的劳动关系中明显处于弱者地位。我们说,中国工人阶级是一个包括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在内的整体,非公有制企业职工虽然不是企业的主人,但仍然是我们国家的主人,他们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同样是在为社会主义国家作贡献,他们作为国家主人的政治民主权利同样应该得到尊重,他们的经济权益和切身利益同样需要维护。

3、必然趋势。当前,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经济总量上,都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外资不断流入,私企不断发展,国企改革转制,并逐步退出,非公有制企业比重随之加大,劳动者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比例也随之上升,劳动关系矛盾冲突将更加凸现。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视职工为简单的雇佣劳动力,采取超经济的方法获取职工的剩余劳动,职工的弱者地位决定了他们无力抗争。面对这些情况,工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就显得十分重要。工会靠什么维权,靠的是两大机制:一是职代会制度,二是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非公有制企业推行民主管理,履行好工会的维权职责。

4、发展需要。民主管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通过保障和维护职工的民主权利、经济利益,协调稳定企业劳动关系,调动职工与企业共谋发展的积极性,实现劳资双赢。我们说,资本可以进行原始积累,但管理方式必须跟上时代的节拍。如果管理方式把职工的民主管理权利排除在外,那么在侵害了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将自断企业发展的前程。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来源于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已是个不争的事实。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非公有制企业要生存、发展、壮大,就必须改变家长制、家族制、家乡式等落后的管理方式,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这种管理体制的创新就是当今行政管理、专业管理与企业民主管理有机结合的结晶——现代企业管理。

二、需要端正认识和认真做好的几项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从根本上解决认识问题。首先要从解决各级党政领导思想入手,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民主管理是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建设政治文明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纠正推行民主管理会影响企业的投资环境,增加劳资矛盾,宁愿牺牲职工的权益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增长等不正确的认识。其次,要对企业经营者进行民主管理观念、工作内容、方式方法的宣传,让他们认识民主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动力,开导他们认识和处理好金融资本与劳动资本、出资者与劳动者的关系,资本管理与人为本管理的关系,提高企业管理层次与实行民主管理的关系,把发展企业的理念确立在以人为中心,双赢互利上来。再三是解决好法制观念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的问题。非公有制企业相当一部分职工文化素质低,受雇佣意识强,那么就需要我们花力气觉悟他们,为他们参加民主管理提供法律、政策、组织、利益等有效保障,帮助他们明晰身份,从国家主人走向岗位主人,从打工者身份走到企业利益相关者位置上来。

2、巩固建会成果,以工会工作带动企业民主管理建制。我市抓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工作已有八年了。八年来,非公有制企业经历了一个不愿建立工会——逐步认识工会——开始接受工会——工会逐步发挥作用的过程。但说实话,虽然工会组建工作每年都干出了成绩,然而不少企业建会后工作还处于酝酿和起步的平台。如果在工会工作还没有开展好的情况下推行企业民主管理,其难度必然很大。固此,要真正做到两手抓,即在抓好巩固建会成果的同时,抓好企业工会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把工会工作的重点落实到各项职能上,通过开展工会工作逐步建立适应企业实际的民主管理制度。

3、积极开展试点工作,总结经验,推而广之。实践证明,积极探索,抓好试点,总结典型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是企业推行民主管理工作行之有效的方法。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纠正等待观望的心态。以准确的工作远见去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可以先在一些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健全,工会工作开展得比较好,企业经营者民主意识比较强的企业中试点推行,用先进典型引导其他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上轨道。国有、集体企业转制为非公有制企业,其民主管理工作原来就有了基础,这种类型的企业可以根据转制后企业管理的需求,结合职工的愿望和要,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工作。

4、制定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的有关条例和办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不同经济类型企业职工民主权利的法律认定,是我们党和国家性质决定的,也是保障广大劳动者基本人格权的需要。目前有关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政策和实施比较多地限于国有、集体企业。因此,对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制度需要加强研究,推出一套实操办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还处于发展阶段,管理水平也不是那么高,对于企业职工来说,法律上的民主权利要得到落实,就有赖于我们真正从我国当前经济关系变化和劳动关系调整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立法服务于经济,建章立制服务于最广大职工群众。通过有效的建章立制,推动企业经营者民主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职工本身民主愿望的觉醒。

5、选择可行的民主管理形式。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国有、集体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实现科学决策长期实践的结晶,这项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和发展,不仅从职权、形式和程序上得到了法律法规的规范和认可,被列入国家的根本大法,而且在实践中普遍被企业经营者和职工接受。职代会制度经受了改革开放,建立市场经济的考验,各级工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职代会制度不仅存在顽强的生命力,而且有如市场经济不论姓“资”姓“社”一样,也可以姓“国”也可以姓“非”。当前,要抓紧修职代会条例,把职代会制度延伸到非公有制企业中来。要结合非公有制企业的特殊性,研究职代会的组织体制、工作内容、职权范围、工作制度和运作方式。近期,荔湾区试行了行业性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不但是一种尝试,而且是民主管理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在“职代会”制度,先有形式,再重内容。通过职自己的政治民主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长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劳资双赢。   

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是一项强力维权的制度,是规范、调控企业与职工之间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是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非公有制企业中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需要做到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结合实际就是要找到企业与职工利益的最佳结合点,规范双方的行为,增进双方的合作,共谋企业发展。突出重点就是围绕职工最关心的热点问题,有此侧重与选择。工资收入、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休息休假、缴纳社会保险费问题是职工经济收入,具体经济利益的核心内容,也是非公有制企业最易侵权,职工最需要维护的“领地”。因此,必须把这些内容,通过建立平等协商机制,作出共同遵守的承诺,形成集体合同文本,保障和维护职工最基本和最切身的利益。   

基于非公有制企业的特殊性,民主管理的其他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只要能够达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都可以大胆地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在创新中升华。如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推选职工代表参加企业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工会代表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定期召开资方与工会、职工参加的联席会、恳谈会、劳资协商会、劳资对话会、厂情发布会;设立厂长经理信箱等,互通情况,及时将企业生产经营、内部管理、重大决策向职工通报。同时,企业工会通过适当的形式,把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益诉求,合理化建议上传知会企业。

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上2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我市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只要我们以锲而不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做好艰苦深入的工作,非公有制企业民主管理的这块“处女地”一定会开启出耀眼的“艳阳天”。

    (作者单位:广州市总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