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思考

完善大中型企业内部分配制度,首先需要明确几个问题: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了生产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职工群众作为生产资料所有者,有权参加产品分配,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体现。

2.在改革分配制度上不要搞“一哄而起”和“一刀切”,而是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抓住质噩、产量、消耗这些直接制约企业经济效益的“难点”,将三者贯穿于分配之中。

3.分配的档次耍掌握适度。只有把劳动成果作为分配的尺度,在一定条件下,拉开分配档次,才能充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但差别不宜过分悬殊。

4.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既要强化职工的按劳分配的意识,又要提高职工群众心理承受值。

根据上述分析,在给定的政策范围内,我们认为,解决国家同企业,企业同职工分配关系的目标应是:推行企业承包经营与实际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有机结合,使企业的工资总量取决于生产的发展,职工的个人所得取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个人的劳动成果,真正建立起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相配合,同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地位相适应的分配制度。

1.动态工资制度是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最佳选择。动态工资改变了原有固定工资制度,在先进、合理定额的基础上,将工资和奖金捆在一起,根据企业的经济效益、工作职责、劳动强度、完成产品的数匮和质量诸因素,对职工重新分配工资和奖金。

实践证明,动态工资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一是,根据现有工作岗位和贡献大小支付职工的工资、奖金,有利于统筹劳动人事和工资分配的关系,实行优化组合。二是,职工报酬与企业经济效益直接挂钩。三是,工资、奖金随着贡献大小上下浮动。四是,全面考核工资包含的内容和范围。在工资内容上不仅包含劳动的质量、数儆,而且劳动条件、岗位、强度、年限,劳动的复杂程度、技术水平等都能体现出来。五是,工资的分配方法和方式灵活多样。在分配方法上,把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加班费、浮动升级工资和奖金捆在一起。在工资分配形式上,由于各行业不同,分配形式可因地制宜。

2.全面推进劳动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是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重要途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是孤立的。它涉及到企业的全员劳动合同化管理,优化组合,退休养老保险、住房等方方面面。锦州铁合金厂等企业在全面推进劳动制度改革中,以改革企业工资制度为龙头,突出体现了企业工资向一线工人倾斜,向苦、脏、累、险工作岗位倾斜和实行岗位培训,鼓励岗位成才。在综合配套改革中,他们实行了技能正资制、全员劳动合同化管理、工人岗位、比武竞赛活动、岗位培训、考核晋级、实行固定职工个人缴纳退休养老保险制度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结合企业生产特点,采用灵活多样分配形式,是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关键。以下分配形式可供诸多企业选择:一是实行等级品工资。主要适用于品种繁多,工艺复杂,工序流程长,管理难度大的企业。具体做法是:把产品质撇的好坏同职工的收入挂起钩来。即:从影响产品质量最关键的工序开始,实行等级品工资。停止执行职工个入除政府规定的各项补贴以外的各项工资、奖金,个人收入完全根据产量、质量消耗综合计酬,以零为基数,上不封顶,下不保底。这种分配制度为质量激励型,会使职工形成“没有一等品就等于没饭吃“新的分配观念。二是实行工资与物耗挂钩。主要适用于微利企业。如:针织行业。具体办法是:消耗定额制定要准确,超出定额自己掏钱。要建立超定额物耗现金领用制度,将各种原材料、能源等指标制定出消耗定额,然后按定额费用折算出成本单价,以零为起点,在不超过消耗定额时,按单位产品支付工资,如超过10%没有工资超过,20%罚3倍左右的单位产品工资。用这种办法来强化物耗管理,会使职工与企业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使职工改变过去那种见物不见钱的旧习惯,充分认识到浪费了工厂的东西,就等于丢了自己的饭碗。三是实行超额分段累进计件工资。主要适用于批量小、品种多、交货期紧的企业。大致可分三段:完成生产定额最的100%-120%按计件单价支付计件工资;完成120一160%,按计件单价的112%支付计件工资;完成160%以上的,按计件单价的150%支付计件工资。这样做的结果,将有利于改变“厂子要我干”为“我要干”。四是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由技能、岗位、劳效和补贴四个部分构成。技能工资是指与职工劳动技术水平相对应的工资(工人、干部工资等级分设若干个级)。岗位工资是根据职工现任工作岗位而确定的工资标准。按劳动责任、劳动制度、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的差别,将工人岗位设若干个区间,经测评确定每个区间的工资标准。我们认为,这种办法普遍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4.建立精神动力机制是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重要一环。

企业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来源于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因此,实行新的分配制度以后,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以维系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把职工自我发展与芷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摘自《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