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十条建议
吕东在《中国企业报》第386期提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十条建议:
1. 适当调整国家同企业的分配比例。现在的分配情况是“保两头、挖中间”,即上报财政税收,上保职工福利,而把企业的留利逐步挖空了,使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国家与企业财力分配要明确一个合理的界限,应能够保证企业有实现简单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可分步列位,先从减征、免征能源交通基金,预算调节基金开始,把本属企业的钱先还给企业用于生产;再采取提高折旧率,公平税负等措施。
2.逐步调整企业政策,为国营企业同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开展平等竞争创造条件。近几年来,国营企业生产增长速度远低于乡镇、三资和私营企业,这实际上反映了企业活力的差别和国家采取政策的差别。目前,在价格,税收,折旧、技术开发,企业权力等方面的政策上,实际是使国营企业同乡镇、三资企业处于明显不平等地位,因此,应使国营企业的所得税率同三资、乡镇一致起来;分三步调整折旧基金政策,一是先负交“两金”,二是分别不同行业提高折旧率,三是全面进行资产评估,从体制上建立起企业技术进步资金来源的可靠渠道;技术开发资金的提取,应由企业根据开展需要和承受能力自主决定。
3.正确处理生产与基建的关系,坚持先生产后基建、先改造后新建扩建的方针。
4.加快价格改革步伐,逐步解决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的问题。其基本思路是:为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除少数必须由国家集中掌握定价权呴商品外,要从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后劲着眼,走逐步扩大企业自销产品比重和自主定价权的路子,最终实现价格开放,把价格改革同增强基础产业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后劲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5.加快企业技术进步步伐,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在国内外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大中型企业必须提高技术等级,不停顿地推动技术进步,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力求在技术上领先。要做到这一点,最主要的看企业在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方面的投入能力,是否具有简单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自主权,形成不断追求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
6.认真贯彻执行《企业法》,切实落实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明确《企业法》的监督、检查、促裁、协调单位,制定实施细则。
7.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完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当前,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明确长期不变政策;二是把企业应有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切实下放给企业;三是承包一定要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利益;四是把企业对国家的承包落实到企业内部各级经济责任制上;五是从改善宏观管理的角度,选择一批企业实行包死基数、长期承包的办法;六是工效挂钩不仅同实现利税挂钩,还要同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挂钩,克服短期行为。
8.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加强企业管理。当前要改革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制度,实行全员合同化管理,所有职工都耍经考核,择优选聘竞争上岗,不合格的列为编余职工;凡应聘上岗人员,一律与企业签定劳动合同,明确双方各自权益,实行岗技能工资制,由企业自主决定工资收入的组成结构和发放标准,真正做到按劳分配。
9.理顺企业领导体制,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凡是领导之间关系紧张,内耗严重的企业,领导班子要坚决调整;厂长和书记可分设,也可兼任,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都应全力支持厂长行使职权。
10。转换企业经宫机制要有总体规划,分类指导,分步骤实胞。天津市的做法值得借鉴,即从改革入手,将眼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先选择一批管理葫础好的,内部i替力大、有发展前途的大中型企业进行实验,各综合部门负责为此提供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然后逐步推开;对亏损大户则采取“一厂一治”办法,以改革促扭亏,确定扭亏增盈目标,落实贡任和措施;对那些扭亏无望的坚决实行关停并转。
(叶夫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