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在“推进双转型,建设新东莞”中建功立业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志庚(左一),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毓全(左二)亲切接见我市劳动模范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乔传秀(前右)率调研组来东莞了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情况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庞国梅(左五)及市总工会领导欢送我市出席中国工会十五大代表赴北京

■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情系职工冷暖,关怀职工疾苦

■市总工会领导和劳动模范在一起

 

东莞市工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来,在市委和省总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紧紧围绕东莞改革发展大局,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在“推进双转型,建设新东莞”中建功立业,全市工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  坚持推动发展,职工的主力军作用更加明显

一是着眼于激发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五年来,全市共有7589家企事业单位、98万职工参加了各类型劳动竞赛活动。二是着眼于培育转型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深入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全市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覆盖面达到80%,标准化“职工书屋”达170家,“新莞人职工培训工程”加快推进,为东莞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三是着眼于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精神。健全劳模管理服务机制,成立市劳模协会,落实劳模荣誉津贴,组织劳模疗养休养和体检。加大劳模宣传力度,营造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社会氛围。

(二)坚持促进和谐,维权工作的举措更加有力

建立健全“四项工作制度”。一是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制度。市、镇(街)建立了由工会、劳动和企业家协会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协商解决劳动关系的突出问题。二是建立劳动用工检查制度。每年与劳动、社保、司法、安监等部门,联合开展劳动用工、工资支付、安全生产等专项检查。2007年,市总工会被评为全国“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活动先进单位”。三是健全职工法律援助制度。进一步提升12351工会职工维权热线的功能,实现市、镇(街)联网服务。联合司法部门建立市、镇(街)职工法律援助服务中心,为职工提供了及时的法律援助服务。四是健全职工教育培训制度。开展“安康杯”竞赛活动,抓好重点骨干企业和安全隐患高危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目前,全市“安康杯”参赛企业1642家,职工68万人,参与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职工42万人。

抓紧抓好“三大工作载体”。一是认真抓好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全市已签订集体合同企业19102家,覆盖职工270多万人;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企业有12852家。二是努力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已建立工会组织的非公企业实行厂务公开率达85%2007年市厂务公开协调小组荣获“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三是积极抓好“员工满意企业”评选活动。全市已有9361家企业开展了评选活动,评为“员工满意企业”并挂牌的有4306家。今年又在评选员工满意企业的基础上,评选出100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由市政府给予表彰。

(三)坚持服务职工,帮扶工作的成效更加突出

一是以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帮扶中心建设。市总工会和32个镇(街)总工会都建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完善了帮扶工作制度,健全了困难职工档案网络化管理。二是以提升帮扶成效为目标,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各级工会开展元旦春节“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秋季“金秋助学”等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五年来,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积极筹集资金,慰问困难职工、劳动模范和遭遇重大疾病或突发性灾难职工2649人。各级工会共筹集助学资金7340 万元,资助9264名困难职工子女走入校门。2008年,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751万元,积极开展灾区在莞员工慰问和心理辅导活动。

(四)坚持固本强基,工会工作的基础更加牢固

一是依法加大工会组建工作力度。东莞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关于镇区工会组织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村(社区)工会联合会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市总工会被授予“2008年度全省工会固本强基工作特等奖”。二是认真理顺各级工会组织关系。东莞市总2005年对镇(街)工会进行全面的改制,把镇(街)工会升格为镇(街)总工会,村(社区)工会改制为村(社区)工会联合会。同时,积极在服装、五金、酒店、毛织、农贸市场等行业建立工会。三是突出抓好非公企业和重点企业工会组建。世界500强在莞经营机构有132家,已建立工会组织120家,建会率达91%,超额完成省总下达的组建任务。四是注意抓好工会组织的巩固提高。市总工会先后选树了东莞马士基、沃尔玛、志成冠军、美泰玩具、石龙人民医院、三洋马达、以纯等一大批基层工会作为全国、全省和全市的工会工作典型。

东莞市工会十四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推动转型发展中更加明显,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更加和谐,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更加提高,工会维权机制和全面帮扶体系更加健全,工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更加增强,努力把各级工会建设成为富有东莞地域特色的服务型、维权型、活力型、创新型工会组织。即推动转型发展,努力创建“服务型”工会;协调劳动关系,努力创建“维权型”工会;夯实组织基础,努力创建“活力型”工会;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创建“创新型”工会。

(东莞市总工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