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之对策

——以广州为例

随着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中国城市经济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员工成为职工队伍的一个重要群体,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经济组织类型,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远比公有制企业高得多,劳动关系也呈现多元、复杂的态势,职工合法权益的保障与维护工作日益繁重。分析非公有制组织的工会组织的组建与作用的发挥,对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为创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此,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与市总工会联合开展“广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及其作用发挥”的课题研究。

本研究中所指的非公有制企业是指除了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集体企业以外的其他经济组织。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具有让渡劳动力,在他人的支配下出让劳动力,并获得报酬等三个基本特征,因此其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远比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市场化程度高。

我们理解,本课题是当前工会急需研究的重大课题,关键在于要解决提升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工作的质量问题,其中有两层含意:第一层指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的规范;第二层自然就是新建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发挥作用。

本研究报告围绕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与工会作用发挥两大密切联系的主题展开,从以下四个相关方面叙述,通过对广州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现状与发挥作用的分析,得出两个结果,即提出两个可操作性的对策。

一、对策与建议

近年来,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企业工会仍然存在着凝聚力不强、活力不足、作用不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工会定位不明确,企业工会缺乏独立性,工会与职工的利益联系不紧密,因此工会动员和组织职工群众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以职工为本,以需要为中心,以满足为结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维权为基本职责,以协调为主要任务,以职企“双赢”为目的;明确企业工会的定位,大力推进企业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建设;创新企业工会的组织体制,大力发展社区工会、行业工会组织,重构工会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载体、工作方式,创造良好的工会工作环境,发挥企业工会的主动性作用。

(一)非公企业组建工会之对策

1、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前提选择

需要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永恒主题,需要从人类诞生时开始,并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非公企业组建工会也必须从职工的需要出发。

著名的“需要五层次”理论家马斯洛(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在马斯洛看来,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也就是说,人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有的需要一经满足,便不能成为激发人们行为的起因,于是被其他需要取而代之。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是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惟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人的五种基本需要在一般人身上往往是无意识的。对于个体来说,无意识的动机比有意识的动机更重要。对于有丰富经验的人,通过适当的技巧,可以把无意识的需要转变为有意识的需要。这就告诉我们,非公企业职工根据他们所处在的阶段,了解他们的需要,组建能够满足他们需要的工会。

2、非公企业组建工会重新定位

把握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的发展差异性和阶段性,明确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的需要之后就是非公企业的定位。

根据工会法的有关规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具有维护、参与、建设和教育四个主要职能。然而,必须看到的是,这是以往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工会职能的总结。能否适应目前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值得商榷。我们认为,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工会的定位应当考虑到工会发展的差异性和阶段性。从长远看,企业工会是劳动关系一方的代表者,是劳动关系一方的当事人,协调企业劳动关系是企业行政、工会和政府的共同责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企业工会的基本职责。然而,从现阶段非公有制企业特征、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发展看,企业工会的依附性特征使得企业工会在行使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的职能时,既不现实也缺乏必要的手段。

最为现实的选择是,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应当立足于企业职工的需要和企业发展的需要,突出教育功能和建设等服务性功能,通过开展群体性的生产、生活娱乐活动,帮助职工提高素质,集聚企业职工的活力,达到职企双赢。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消除企业的疑虑,获得更多来自企业行政的支持,逐渐发展壮大工会的力量,为今后工会的职能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以上的说明,我们认为现阶段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的职能应当定位为:反映、建设――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反映职工心声的组织,开展群体性的生产、生活娱乐活动,帮助职工提高素质,达到双赢的目的。

3、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后的规范

在落实上级工会的工作目标任务时,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方法灵活,不能盲目追求数字,搞形式主义。区(县)、街道总工会要根据地方条件和情况去开展工作,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为了数字出政绩。

与此同时,非公企业工会建起来之后,关键在于如何使工会真正运作起来。不少地方执行一个理念,就是“先组建、后规范”的工作思路。目前,广州市在组建工作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后,现在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到规范化建设上,走质量和数量并重的路子。于是,我们认为,非公企业工会运作并有成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工会组建规范化。

工会组建规范是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双赢的重要途径。企业建立工会后,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工会组织的活动,有效地组织员工,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节能降耗、技术攻关、技能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生产效率,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增产、增效。另一方面,企业工会组建后,工会通过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也有利于更好地维护职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合法权益,让企业职工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第二,工会制度规范化。推进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制度规范化,最重要的一点是“党工共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同时,突出工会工作重点与创新点,着力抓好农民工入会工作。针对一些行业职工流动性大的特点,工会组建和会员入会要创新建会的组织形式和入会形式。针对有些会员与单位脱离的状况,可采用一次性入会,凭会员证直接加入其他单位工会的新方式。针对20人以下的小型企业、乡镇社区,可动员职工加入社区联合工会,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

第三,工会维权规范化。维权规范化,实际上是维权的程序化、合理化、科学化,即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后面还会专题论述。

第四,工会活动规范化。非公企业工会活动规范化主要是调整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由此推动企业发展和合作双赢。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只能是企业职工的意愿和需求,把工会建设成“职工之家”,要求工会能够成为职工群众畅通的诉求渠道,成为吸引职工群众的活动中心和凝聚中心,热忱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帮扶中心,提高职工群众素质的教育中心。

第五,工会办事规范化。非公企业工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就要办事规范化。办事规范化的依据是已颁布的《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企业工会工作条例(试行)》以及地方法规和政策等。

4、非公企业工会要让会员有实惠

非公企业在组建工会和吸收新会员方面,工会要有一些新的举措,使企业希望建工会,职工要求加入工会,会员有实惠。组建后的工会要及时开展工作,特别要协助企业开展有益于生产经营的活动;职工成为会员,要让他们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采取一些优惠会员的办法来吸引职工入会。

5、非公企业工会典型示范

典型引路,示范带头,这是新时期非公企业组建工会一个重要措施。树典型示范,促工作深化,谋企业增效,求职工增收,是非公企业工会发展的目标。

首先要有一个健全的领导班子,工会委员会、经审会、女职工委员会组织健全,按期同步换届。工会主席按同级党政领导副职配备,工会主席参加企业领导办公会议;按照规定配备工会专职干部;职工入会率98%以上,有会员名册、会员登记表,发放会员证。

1  非公企业工会典型标准模式


同时,还要有一套健全的工作机制。第一,平等保障。建立平等协商机制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依法与企业进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并就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等签订专项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等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第二,和谐保障。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和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组织,制度健全,活动正常。建立劳动关系预警机制。第三,生活保障。建立职工生活保障和扶贫帮困救助机制,企业职工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并按时足额发放,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工会存有困难职工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组织送温暖活动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第四,安全保障。建立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委员会组织,制度健全,活动正常。积极开展争创“企业劳动保护工作合格、示范工会”活动,组织职工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第五,活动保障。工会要积极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生产与文化活动等创新竞赛,做到有方案、有措施、有考核、有奖励和有效果。第六,阵地保障。职工之家活动有阵地、有书籍、有工人报刊、有文体活动器材、有活动、有制度管理。第七,素质保障。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和“创建五一文明示范班组(岗)、争当文明职工”活动,提升职工队伍素质。第八,经费保障行政拨交工会经费到位,上缴足额,留有余地。工会经费独立设帐,核算规范,建立经费预算、决算和经费审查监督制度,按规定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并自觉接受经费审查委员会的检查监督。坚持工会主席一支笔审批;并有正常经审工作制度,每年向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报告经审工作。

6、非公企业工会组织体制创新

工会组织体制创新是加强自身建设的重点,非公企业工会组织涉及面广,必须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针对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非公企业工会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应切实加以解决。要真正按照“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的要求加快工会组织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第一,创新多元工会建制。在非公企业工会创新思路上,要打破传统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单一的工会组建模式向多种组建模式共同发展转变;由单个企业建工会为主向成片地抓组建、整体推进为主转变;由单纯抓工会组建率向最大限度地抓职工入会覆盖率转变;由工会独家抓组建向形成“党委重视、政府支持、工会主抓、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转变。

2  新时期工会组建新格局


大力推进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工会的组织网络建设,跨地区流动的基层工会或会员,应由输出地(单位)工会向用人单位转移团体会员或个人会员关系,并委托用人单位工会进行管理;由用人单位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劳务协议实行间接用工的,劳务公司和实际用人单位都有组织他们加入工会的责任和义务。在用人单位加入工会的,由用人单位工会管理;在劳务中介公司加入工会的,由劳务中介公司向用人单位接转团体会员关系,委托用人单位管理,参加用人单位工会活动;大型商场、市场的厂方信息员、推销员,如在原单位已经入会,可委托商场、市场工会代管;如在原单位未入会,则应由商场、市场组织他们入会,并可采取临时会籍等方式进行管理。在入会形式上,要因企制宜,删繁就简。在坚持会员会籍管理随劳动关系的变动而流动的原则的同时,要切实转变作风和观念,变“等职工来”为“到职工中去”,删繁就简。

第二,创新工会组织体系。创新非公企业工会体系,完善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的工会组织体系。鉴于广州市的非公有制企业数量多、分布广泛,尤其是绝大多数的制造业企业分布在广泛的城郊、城镇(街道)辖域,且有的企业规模小,职工人数少,农民工队伍流动性大的实际情况,全部依托企业建立单独的基层工会委员会不现实,也难以发挥作用,只有不断创新组织体制,才能为企业工会发挥作用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加强企业职工维权,就必须创新工会组织体制,为维权提供一个良好的组织基础。为此,要按照双重管理、各有侧重、职责明确、各负其责的要求,理顺各级工会的关系,强化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等直接面向企业的工会建设,提高各级总工会对企业工会的指导和服务能力。要明确赋予街道(乡镇)、村工会以总工会的职能,建立和完善以街道(乡镇)工会为龙头,社区()、各类经济区工会为中间层,企业工会为基础的街道(乡镇)、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体系建设,由其行使上级工会的职能,发挥其推动企业建会中的作用,介入所在地企业的维权工作。

第三,工会建在社区、行业上。由于非公企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以企业为依托工会组建方式使中小企业工会难以摆脱依附于企业的组织格局。在劳动就业市场化、劳动关系契约化、就业形式多样化的背景下,以单位为依托的工会组建方式难以适应劳动力流动性大、管理不规范、劳动关系稳定性差的实际。所以必须改革传统的依托企业组建工会的方式,推进街道/镇、村为依托的社区工会的建立。有必要加大区域性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从而逐步使中小企业工会摆脱依附于企业的组织格局。

第四,组建多种形式工会。在组织形式上,建议根据不同类型劳动关系的性质,引导和支持职工依法建立不同类型的工会组织模式,即在原有以单个企业为依托的工会建制之外,创新建立符合企业和行业特点的其他类型的工会体制。组建行业、职业工会、基层工会联合会。要解决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入会问题,就要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采用新的思维方式,成立临时工会。

同时,还要根据广州的实际,重点要突破用工形式和单位建会的限制,创建适应和方便农民工入会的楼宇工会、园区工会、农民工公寓工会、流动人员联合工会、一条街工会、异地工会和美容美发、汽车修理、建筑、旅游、纱网、五金、家具、矿山、化工、制鞋等行业工会,灵活地把农民工吸收到工会中来。这样,在不触动现行体制、不触动既得利益人的利益的前提下,提高农民工自组织能力与自我维权能力。

第五,创新工会维权表达机制。工会维权表达机制是指工会在党的领导下,及时反映和代表职工群众的利益,为职工群众确定和提供正常的利益表达所必需的原则和制度安排。

一是探索建立区域性、行业性的工会维护机制。二是探索建立工会与企业对等的谈判机制。

第六,创新工会组织制度。创新是工会组织的灵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工会工作上台阶的必须。

7、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专职化

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这将是非公企业和职工的共赢之道。

调查研究发现,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难点,核心是工会干部体制问题,即工会主席的身份问题。工会主席也是企业的雇员,他们靠端企业老板的“饭碗”吃饭,其生活经济来源和经济利益的实现,要依赖于企业和老板。所以,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着想,他们有很多顾虑,不敢为职工说话办事,更谈不上替职工维权了。

工会干部职业化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实现工会干部队伍的专职化,这是工会干部职业化的前提;二是提高工会干部的职业素质,这是工会干部职业化的基础。实现工会干部职业化,需要建立起一种有效机制。而这种机制的确立,有赖于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最终建立一整套有效制度。

8、非公企业工会组建法制化

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非公企业工会组建完善法制,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依法建立健全非公企业的工会组织,加强工会组织建设,抓好非公企业工会后备干部的培养,使非公企业工会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是切实履行非公企业工会职责,依法有效地维护职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提升非公企业独立开展工会工作的能力。

(二)非公企业工会发挥作用之对策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既重视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形式的建立,更注重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立后的作用发挥。

这就是我们常说到的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质量,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指非公企业工会的规范;第二层是非公企业工会发挥作用。我们研究分析非公企业组建工会的策略,关键是要解决非公企业工会如何发挥作用问题。

1、发挥党的领导在非公企业工会中的作用

我们在组建非公企业工会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发挥党在工会组织建设中的领导与指导的作用。

坚持以党建带工建,不断提高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水平。实践证明,党建带工建是我们加强工会组织建设的有效工作经验。坚持党建带工建,丰富工作内容,提高工作效果,进一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各方配合、工会运作”的工作格局,不断提高党对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领导水平。如何发挥非公企业工会的作用,是党政工一个共同的重要课题。党建带工建,以党工共建推进党的工作和工会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建会新模式。

3  建构“党工共建”工作长效机制


第一,党建与工建的工作方式相通,都是通过设计载体,组织开展各种生动有效的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第二,党建与工建的工作对象同一,都是团结广大职工群众,通过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维护群众,来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可以说,党建是工建的前提和保障,工建是党建的延伸和基础。没有党建工作,工会建设工作就不会健康发展,没有工建工作,党建工作就会失去根基。

建构“党工共建”工作长效机制,具体体现在:党工共建制度化、党工共建系统化和党工共建模式化,即党工共建思想同指导、党工共建组织同覆盖、党工共建活动同开展、党工共建绩效同考核、党工共建事业同发展。

因此,在组建非公企业工会时,我们要善于找准“党政所急、职工所需、工会所能”的结合点。自觉把工会工作融入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紧贴非公企业发展和职工需求,扎实开展职工思想道德、文化教育、文明生产、技术创新等活动,协助非公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为加快非公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发挥真正维权在非公企业工会中的作用

王兆国同志提出工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历史方位,就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大对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问题的研究力度。在非公企业中,工会干部维权不到位,甚至不敢维权,是工会维权职能难以发挥的瓶颈。要改变非公企业“谁来维权、敢于维权、善于维权”等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有一个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工会这种桥梁和纽带的特殊地位,在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动维权,就是要有主动意识,超前的预见和积极的作为,实现从事后介入的被动维权向提前参与的主动维权转变。主动维权是做好维权工作的基本前提,是提高维权效能的根本条件。工会要履行好自己的基本职责,就必须主动研究维权内容、维权方式和维权途径的新变化,从而主动把握职工的需求,主动争取党委领导,主动参与源头决策,主动赢得社会支持。

依法维权,界定了工会在现实条件下维权的根本途径和基本手段。工会要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规范自身行为,所以依法维权,突出一个“法”字,要强化法律意识,明确法律所赋予的各种权益。特别是要对涉及职工和工会自身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运用,使工会在依法维权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科学维权,我们认为就是专业维权,是工会履行职责的科学态度和辩证方法,就是要把握工会维权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与专业性强的特点,用科学理论来指导,用科学方法来推进,使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科学维权,既有水平的问题,又有素质的问题,还有工作方法的问题。要用科学理论指导,用科学态度协调,用科学方法推进。在社会转型的今天,维权工作更加复杂和敏感,需要工会干部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非公企业的工会领导既要懂劳动关系,也要懂经济关系,还要熟悉相关的政策法律和专业知识与工作技巧。从而把劳动者和建设者两个资源整合起来,转化为劳动关系两个立体的良性互动,达到维护利益,共谋发展,共创和谐的双赢目的。

3、发挥“职工之家”在非公企业工会中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期,公有制企业工会主要组织职工搞劳动竞赛,提合理化建议,开展比学赶帮超群众技术革新生产运动。当时工会组织搞这方面活动得心应手,发号召,提倡议,从上到下发动、组织,职工积极响应就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是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特别是在非公企业中,职工更多的担忧是怕没岗位,没活干,怕企业停产、自己失业。在这种形势下,非公企业工会如何发挥“工人之家”的作用,让广大职工有“家”的感觉,有“家”的认同?

我们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尝试和突破。

第一,造就新产业工人队伍。非公企业工会的重点,就是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不断发挥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造就一支具有先进阶级思想,社会主义道德,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严格组织纪律的工人阶级队伍。因此,加强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大力推进工人阶级的知识化进程,全面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使企业职工具备较高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第二,以职工之家建设为载体,加强非公企业工会建设。非公企业工会发挥职能作用,体现在谋求企业发展和维护职工利益上,具体做到“三心”、“三为”与“三办”,即:以关爱暖人心,以诚心换真心,以活动聚人心;为企业谋战略、谋利益、谋发展;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办大事;从而推进企业工会专业化、标准化、认同化建设。

第三,在建立稳定的和谐的劳动关系方面有所作为。切实发挥“职工之家”的功能,进一步体现在健全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谈判制度,逐步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切实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努力做好劳动争议调解、及时化解矛盾,为企业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关心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的思想、工作、生活,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四,在发挥监督检查职能,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方面发挥作用。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因此,努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保障职工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是工会又一大要职。切实发挥工会组织的群众监督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推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工会要督促企业认真贯彻《劳动法》和《安全生产法》,保证必要的安全投入,加强对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安全培训(这些年来农民工安全事故最多,一是与他们从事危险岗位有关,更是与他们的安全教育有关),严格安全管理,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努力减少和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工会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及时发现和查处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凡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地方,工会有权要求责令停产整顿。

第五,组织农民工入会,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发挥作用。非公企业绝大多数是农民工,而这些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农民工,有着寻求保障和寻找归属感的强烈需求。一些有文化的年轻打工者,还有着行使政治权利,参与民主生活的良好愿望。他们希望融入城市,拥有与城里人同样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分享城市文明。加入工会可以使他们实现从农民转变为职工,从农村人变成城里人的理想,对城市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工会组织将“农民工”吸收进来,不仅可以组织带领他们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建功立业,而且可以更好地代表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解决工资拖欠和克扣、劳动保护措施不落实、劳动安全无保障等问题。让工会“职工之家”,给农民工一个自己的“家”。因此,工会积极吸收农民工入会是一个重要任务。将农民工纳入到工会大家庭中来,做到“生活上一样关心,报酬上一样合理,行政上一样管理”。这样,还可以解决一个相当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农民工依赖同乡会、同村会问题。

4、发挥“教育摇篮”在非公企业工会中的作用

非公企业工会组建起来了,还要让它转起来,更好地运作下去。把职工“组织起来”,关键在于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素质,以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适应城市化进程的需要,适应社会建设的需要。

传统企业有师徒教育,一帮一、一带一、一教一,实践表明它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但是,现代企业最缺乏的是这样有效的教育。特别是农民工进入城市以后,几乎没有教育,所以农民工问题特别多、特别严重,这就迫切企业工会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工会不仅是职工之家,更是职工教育摇篮。

农民工由于在农村早期或预期社会化就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现在他们进入城市面临着谁来教育、如何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模式等等教育问题。

综上所述,非公企业工会工作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夯实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理论基础,从而指导非公企业工会自身建设,提高非公企业工会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实务能力,营造有利于非公企业工会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不断总结摸索出符合非公企业实际和特点的工会工作方法。

课题组主要成员:

谢建社  梁柠欣  余国扬  魏伟新       孙幼明  王世福                 胡世光  陈文宇

谢棋君  陈小茗  吴俊英  林春亮

执笔人:谢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