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立八项机制 促进和谐劳动关系
中山是一座博爱、创新、包容之城,现有各类经济组织20多万家,从业人员217.8万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是事关中山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问题,更是事关社会和谐的政治问题。近年来,我市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八项机制,解决好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努力构建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为建设幸福和美中山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建立坚实的物质保障机制
劳动关系问题表面上是利益问题,根本上是发展问题。我市坚持抓发展促和谐,围绕主题主线,以助推100家外资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100家内资企业、重点引进100家优质企业的“三个一百”战略为抓手,着力调整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基础。围绕全市27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5个省级专业镇和8个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实施创新提升,先后制定20多项政策支持企业转型升级。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预算收入、出口总值总量保持全省前5位,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
我市是经济强市,也是就业大市,全市312万常住人口中有165万外来务工人员,和谐劳动关系事关发展大局。我们坚持以严肃的政治态度和强烈的大局意识来对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着力构建党委政府主导、职能部门联动、党群组织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先后出台关于加强人文关怀改善用工环境的实施办法、流动人口积分制管理暂行规定等17份政策文件,将和谐劳动关系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落实目标责任制,强化监督检查。建立部门联动机制,采取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办法,形成调处劳动争议的合力。建立党、工、青横向联动机制和市、镇、企业纵向联动机制,强化各级党群领导工作意识,帮助企业配班子、强队伍、定制度、抓落实、建阵地、搞活动,以企业党群工作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目前,全市共组建“两新”党组织2105个,基层工会1019 1家,基层共青团1846个,覆盖企业1428 1个、企业职工111.6万人。
三、建立公正严明的劳动执法机制
我市坚持以人为本、以法为纲、以和为贵的理念,不断强化法律权威,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努力把劳动关系的建立、运行、监督、调处等环节都纳入法制轨道,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根本保障。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通过法律培训、流动宣传、印发普法读本等送法进企业活动,不断增强企业和职工的法制意识,形成企业依法管理、职工依法维权的良好氛围。认真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全面实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指导和督促企业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守法诚信制度,对全市50人以上企业建立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等级档案。实行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行政司法联动打击欠薪逃匿制度、劳动保障违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制度。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与举报专查相结合的方式,严肃查处侵犯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2009年以来,全市检查用人单位1.96万家,为1 0.9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1.7亿元。
四、建立公平合理的薪资分配机制
合理的薪酬待遇,是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的核心内容。我市将确保劳动收入稳定增长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来抓,采取定标准、重协商、强保障等措施,保障职工待遇落实。定标准,严格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每年公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和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重协商,全面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效引导劳资双方顺畅沟通,协商解决工资分配等问题。目前,全市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达9757家、区域性集体合同484份、行业性集体合同12份,已建立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6750家,覆盖职工55.8万人。强保障,严格规范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和完善工资保障金制度。实时监控企业遵纪守法尤其是工资发放情况,对建筑领域实施工资支付监控,2007年制定中山市建设领域劳动保障管理工作实施办法。在建设领域全面实行工资保障金制度的基础上,针对租赁企业(场地属租赁性质)欠薪逃匿行为多发的特点,探索将工资保障金制度延伸至租赁企业。目前,全市已收取建设领域工资保障金7亿元,涉及1888个建筑工程项目,已在6个镇开展租赁企业工资保障金制度试点。
五、建立广泛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
我市十分重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通过政策激励、人员配备、宣传发动等措施,鼓励引导企业加强职代会、集体协商、厂务公开等与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制度建设,让职工对企业管理和决策有发言权。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内部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在职工人数800人以上、已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成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目前,全市有199家企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2009年以来,由职工参与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功化解7290宗劳动争议案件。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激发职工的工作激情。邀请一线职工代表列席市委全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2009年来,全市已建立工会的企业中,职工通过民主听证、职工热线、企业网上论坛等渠道,提合理化建议8347条,开展技术革新项目3217个,提合理化建议、开展技术革新带来的经济效益达到16.8亿元。
六、建立共同成长的职工发展机制
我市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的新情况,着眼于满足职工的全面发展需要,通过争先创优评比、职工综合能力培训等措施,督促和引导企业建立多渠道的职工学习培训、能力提升、职务晋升机制,不断拓展职工发展空间,努力促进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积极组织开展“同是中山建设者”百佳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百佳雇主等评选活动,有1800多名优秀务工人员、150多家企业获表彰。创新从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中选拔公职人员制度,拓展职工发展空间。针对新生代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精神生活需求更强烈等特点,开展为期5年的全民修身行动,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公共素质和文化素质。2009年以来,全市投入2670万元,举办安全生产知识、法律知识、家政服务、行业职业技能和公民道德等免费专题培训,培训从业人员5万多人。深入推进职工书屋建设,已创建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6个,省市级职工书屋90个,实现镇镇建有图书馆和健身广场,村村建有农家书屋和健身园,为劳动者调养身心、提高素质创造了良好条件。
七、建立充满温馨的人文关怀机制
我市通过创新制度、完善服务、扶贫济困等措施,着力解决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努力形成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的全社会人文关怀格局,让全市所有劳动者同享党的温暖、家的温馨。在全国率先实施流动人员积分管理制度,每年安排一定数量流动人员入户和子女人读公办学校,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两年来,全市共有1.4万名外来务工人员或其子女通过积分实现入户和入读公办中小学。积极探索全民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户籍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平等共享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广东省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险、住院和门诊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鼓励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扩大招收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确保招收总量和比例逐步增加。目前,全市有非本市户籍学生7.9万人人读公办中小学校。积极探索设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困难职工提供困难救助、法律援助、信访接待、就业指导等一站式的维权帮扶服务。目前,全市已建职工帮扶中心24个,两年来共帮扶困难职工1.5万人次,累计发放救助款1800万元。
八、建立关口前移的矛盾化解机制
我市突出抓好基层劳动关系工作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厂内协调、村级调解、镇区仲裁、市内信访的劳动关系协调处置网络,努力做到协调不出厂、调解不出村、仲裁不出镇、信访不出市。目前,全市建立市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24家镇级调解委员会,272家村级调解委员会、199家企业调解委员会,有调解员1600多人,形成完善的四级劳动争议调解网络。劳动仲裁机构实体化,全市设立劳动仲裁中心庭5个,基层仲裁庭21个,建立绿色维权通道,创新现场开庭、当庭裁决等工作模式,实现劳动争议快立快调、快审快结。近3年,我市共发生劳动争议60100宗,调解成功51744宗,成功率为86.2%;立案仲裁16121宗,涉及人数55086人,当期结案率101.6%。健全职工诉求表达机制,畅通职工诉求反映渠道,开通12333咨询热线,落实领导包案下访、领导挂片督导等制度,妥善处理每宗信访事项,做到举报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009年以来,共受理信访事项2.7万件,12333热线接听电话536.7万次,形成了良好的信访秩序。近5年,我市没有发生因劳动关系问题到京上访或5人以上到省上访事件,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