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才问题的几点思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为获利,以短期行为计,不如栽树;以长期计,就要培养人才。百年大计,人才为先。领导者要有重才之心、识才之能、刚才之法,才能使自己的事业兴旺发达。

重才、识才、用才是国家兴盛之根本。过去的王侯将相,重才、识才、用才,只是为了一家一姓的江山社稷服务。虽然掩盖不了他们个人贤明的形象,但是由于他们的阶级局限性,多少打上了崇尚皇权与个人主义的烙印。今天,我们讲重才、识才、用才,不是为了一已的私利打算,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利益。因此,要远比为过去明君贤臣谈人才,有意义的多,伟大的多。珍惜人才,一方面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是对人性真正的尊重;另一方面,我国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今天,人才正成为国家最重要、最宝贵的资源,国与国的竞争正日益演变为人才的竞争。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国的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精、尖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短缺;人才的不合理流动和流失比较严重,国家的人才安全形势面临较大挑战;人才管理工作力量分散,科学的人才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偏低等。总之,在日趋激烈的全球性人才竞争中,我国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常常看到少数领导者在重才、识才、用才上言行不一的现象。如在重才、惜才方面,名义上打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旗号,而实际上却不能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施展才华的舞台;有的在培养人才上吝啬有加,舍入;更有甚者,对人才进行打压之能事。在看待什么是人才的问题上存在着不正确的观念:一是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身边的和尚全无用;二是对人才求全责备。在用人上存在用人唯亲,论资排辈,“武大郎开店,高者莫入”等现象。这些都与我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格格不入,与中国现行的人才战略相抵触。未来20年,中国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能否实现全而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是关键因素之一。

笔者认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重视教育,加大投入,着力培养本土人才。要认识到人才的开发过程是资本的投资过程,把人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本。一说到投资,人们就想到资金、厂房、设备。习惯于“招商引资”办企业。其实,办教育、搞培训也是投资,也会有产出。美国著名学者舒尔茨曾说,人力资本是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便捷快速的道路就是加大人才资本的投资。

其次,要制定相应政策,留住本国优秀人才,并尽量吸引外国人才。好政策人才辈出,不好的政策万马齐暗。为了补充国内高层次人才的不足,美国通过发放高科技签证、设立多奖励基金等方法来吸引人才和鼓励科研发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也要制订相应的政策,一方面留住本国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招徕国外的优秀人才,《中庸》有言:“来百:[则用足。”让国外人才投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贡献智慧和力量。

再次,就是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领导者要重视人才、爱护人才、激励人才、支持人才干事业。民以食为天。,所以,首先要解决就业问题。没有岗位,一个人再有本事也没用,有位才能有为。其次要给优秀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让他们能专心致志地把精力投人事业中。《大学》上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要求人才们只讲奉献,不讲报酬,这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今天,美国之所以是世界各国高级人才的向往之地,除了优越的生活环境,还在于美国政府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宽松的科研环境,这三个因索既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原因,也是保证科学研究能不断获取新成就的关键因素。这是值得我们深思。

总之,通过人事制度改革,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观念,努力营造一种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为全而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广州市打捞局)